首页> 中文学位 >高效公共空间与节约性居住——上海三个居住区实例的调查分析
【6h】

高效公共空间与节约性居住——上海三个居住区实例的调查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导论

1.1论题的提出与背景

1.2研究的方式和目标

1.3论题相关概念的解析

1.3.1节约的概念

1.3.2城市住区的概念

1.3.3公共空间的概念

1.4研究实例的选择

1.4.1选择条件

1.4.2实例确定

1.5论文的结构

第2章调研关键词:公共活动

2.1公共活动的概念

2.2公共活动的类型

2.2.1通行性活动

2.2.2休闲性活动

2.2.3社交性活动

2.2.4经济性活动

2.2.5工作

2.2.6违章行为和非法活动

2.3影响公共活动的因素

2.3.1功能配置

2.3.2空间品质

2.4节约与公共活动

2.4.1活动复合度与活动强度

2.4.2节约性住区公共空间的特征

第3章实例调研:对比分析

3.1住区概况

3.1.1浦东新区,联洋社区

3.1.2长宁区,古北新区

3.1.3普陀区,上海万里城

3.2公共空间的结构和类型

3.2.1整体结构

3.2.2代表性区域

3.3公共活动的状况及对比分析

3.3.1联系城市交通的核心道路——A区域

3.3.2住区生活主要道路——B区域

3.3.3住区生活次要道路——C区域

3.3.4住区广场或公园——D区域

3.4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

第4章针对性策略分析

4.1弱化消极活动

4.1.1弱化私人机动车交通,鼓励非机动车和步行交通

4.1.2提高空间公共监控能力

4.2强化积极活动

4.2.1为休闲性活动创造条件

4.2.2为社交性活动创造条件

4.2.3提高经济性活动的复合度和强度

4.2.4提高办公设施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第5章研究结论

5.1节约性住区公共空间的城市设计原则

5.2关于城市住区设计的思考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附录调研实例基本信息一览表

后记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三角洲地区节约型居住的软技术体系研究”的子课题,试图在该项目的框架下,以城市设计为指导思想,对居住领域中相对完整独立的范畴——城市住区公共空间进行调查和研究,在空间节约性和城市设计方法的关系方面展开讨论。 论文以实例调研作为研究的基本方法,其主要理论前提为:使用效率是在软技术层面评价住区公共空间的节约性的重要依据,而人的活动是空间使用效率的直观反映,因此“公共活动”是检验公共空间节约性的关键。 文章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实例对比分析,以空间中的公共活动作为观察基准点,横向对比三个实例中影响节约性的城市设计因素的特点和作用方式;第二部分为城市设计基本原则的针对性分析,以空间中的公共活动作为策略依托点,针对节约型住区公共空间的特征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通过两部分的讨论,本文将从“弱化消极活动,强化积极活动”的角度得到具有以下特征的节约性住区公共空间城市设计基本原则:第一,以居民的必要性需求作为功能配配置和空间设计根本出发点;第二,以功能相对分散、混合互补作为空间单元设施配置的基本原则;第三,以开放式的建筑界面作为主要的空间边围要素:第四,城市家具是提高空间节约性不可或缺的城市设计元素,需重点发挥它们为休闲和交往提供功能支持的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赖君恒;

  •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授予单位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学科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蔡永洁;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984.113;
  •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城市设计; 节约型住区; 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