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繁华梦续六十年——新感觉派与“晚生代”小说比较研究
【6h】

繁华梦续六十年——新感觉派与“晚生代”小说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1章 十里洋场与浦江两岸:时代背景与文化环境的今昔对照

1.1城市景观与都市意象的今昔对照

1.2社会思潮与文化语境的今昔映衬

第2章 都市漂流与虚无幻灭:都市生存体验的今昔比较

2.1都市现代性体验

2.2都市生存体验之今昔比较

第3章 男性视点与女性私语:欲望文本的今昔转换

3.1都市欲望化的永恒主题

3.2男性话语及其消解

3.2.1新感觉派小说中的男性话语权

3.2.2“晚生代”小说对男权的颠覆

第4章 物质盛宴与身体狂欢:都市消费文化的今昔对照

4.1都市消费与物质欲望的盛宴

4.1.1万国商品博览会:新感觉派笔下的都市商品

4.1.2当代都市物质与欲望的盛宴

4.2跨越时空的身体与怀旧情结的消费

4.2.1工业时代与消费时代的女性身体

4.2.2文化记忆与怀旧消费

第5章 地狱天堂与异国想象:从半殖民到后殖民的今昔变迁

5.1半殖民地与现代性:新感觉派与大上海都会风景

5.2后殖民时代的都市想象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在二十世纪对于上海都市的书写中,有两个小说创作流派(或现象)形成了今昔对照的效果,这就是三十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和九十年代的“晚生代”小说。“新感觉派”小说诞生于半殖民地形态的上海,是上海走向现代都市的过渡性繁荣的见证;而“晚生代”小说则是上海迈向全球化国际大都市过程中,由一批大多出生于七十年代的女性作家所开创的小说写作新向度。 本文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五个角度来对比两个时代对于上海都市的叙述。第一章:时代背景的今昔演变。本章主要比较上海三十年代“新感觉派”小说中的大上海和九十年代“晚生代”小说中的国际化上海在经济发展、都市形态以及社会思想、文化方面的不同之处。第二章:都市体验的今昔对照。本章主要阐释“新感觉派”和“晚生代”小说对于人物在都市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体验和表现:漂泊无根和虚无幻灭之间的区别,以此说明不同的都市生活和都市形态对都市人生存的影响。第三章:欲望主体的今昔转换。通过两个时代的小说对于都市欲望的描写,本章主要揭示出“新感觉派”描述的主要是男性视野下的欲望叙述,而“晚生代”小说主要从女性角度来描写女性欲望。第四章:都市时尚、消费文化的今昔对照。本章通过分析了“新感觉派”和“晚生代”小说中人物不同的消费行为,揭示出在“新感觉派”小说中,展示了三十年代上海的丰富的物质生活,而在“晚生代”小说中,身体在欲望的推动下,已经成为消费的符号;同时,三十年代的老上海在“怀旧风”中已经成为今天文化想象和消费的内容。第五章主要阐述上海书写从半殖民性到后殖民性的转变。“新感觉派”小说中主要描写了半殖民地时期的上海,人们在都市生活所体验到的愉悦和罪恶的复杂感受;而“晚生代”小说则主要描写了“新人类”对于都市生活沉湎与陶醉的单一价值取向。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运用文本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并将文化研究的方法和文学研究的方法进行结合,试图揭示出时代和都市演变对于都市题材的小说创作内在和外在的重大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