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RDAP四阶模型的新产品速度营销动态能力实证研究
【6h】

基于RDAP四阶模型的新产品速度营销动态能力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表目录

图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学术构想与思路、主要研究内容、理论贡献和技术路线

1.3.1 学术构想与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础理论

2.1 三大主流竞争理论

2.1.1 结构学派

2.1.2 资源学派

2.1.3 能力学派

2.1.4 三大主流竞争理论与企业市场竞争行为

2.1.5 三大主流竞争学派的局限

2.2 动态能力理论

2.2.1 动态能力理论的产生

2.2.2 动态能力的整合观

2.2.3 动态能力的阶层观

2.2.4 动态能力的知识观

2.2.5 动态能力绩效

2.2.6 动态能力理论与企业市场竞争行为

2.3 时基竞争理论

2.3.1 时基竞争理论产生的背景

2.3.2 时基竞争理论体系的确立

2.3.3 基于时基竞争理论的企业内部结构研究

2.3.4 基于时基竞争理论的战略研究

2.3.5 时基竞争理论与企业市场竞争行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献述评

3.1 基于生产技术的时间压缩

3.1.1 关于JIT的研究

3.1.2 关于柔性制造系统和敏捷制造的研究

3.1.3 关于快速反应方面的研究

3.2 基于管理技术方面的时间压缩

3.3 关于速度、质量和成本之间均衡关系的研究

3.4 关于速度营销和时基竞争方面的研究

3.4.1 速度营销相关研究

3.4.2 时基竞争相关研究

3.5 关于新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

3.5.1 缩短新产品开发时间

3.5.2 新产品投放市场的时机

3.5.3 新产品投放市场的策略

3.5.4 新产品绩效评价

3.6 相关研究模型

3.6.1 资源-动态能力-绩效模型

3.6.2 新产品速度模型

3.6.3 市场营销能力模型

3.6.4 跨期整合模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产品速度营销动态能力运行机理和影响因素

4.1 概念界定

4.1.1 新产品

4.1.2 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

4.1.3 企业能力与营销能力

4.1.4 企业能力与动态能力

4.1.5 竞争优势与持续竞争优势

4.2 速度营销动态能力

4.2.1 速度营销

4.2.2 市场信息的特征

4.2.3 速度营销动态能力的内涵

4.2.4 速度营销动态能力运行机理

4.3 新产品速度营销效果影响因素

4.3.1 基于RDAP模式的新产品速度营销效果的四阶模型

4.3.2 企业资源

4.3.3 速度营销动态能力

4.3.4 竞争优势与企业绩效

4.3.5 调节变量和控制变量的选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5.1 资源维度变量的测量

5.1.1 企业声誉的测量

5.1.2 员工技能的测量

5.1.3 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测量

5.1.4 组织网络的测量

5.1.5 开放性组织结构的测量

5.2 动态能力维度变量的测量

5.2.1 速度营销适应能力的测量

5.2.2 速度营销吸收能力的测量

5.2.3 速度营销创新能力的测量

5.3 竞争优势维度变量的测量

5.3.1 有效性的测量

5.3.2 速度的测量

5.4 绩效维度变量的测量

5.4.1 市场绩效的测量

5.4.2 财务绩效的测量

5.5 调节变量的测量

5.5.1 市场环境的测量

5.5.2 技术环境的测量

5.5.3 其他变量的测量

5.6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5.6.1 问卷设计

5.6.2 数据收集

5.6.3 数据描述

5.7 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

5.7.1 分析方法

5.7.2 分析工具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6.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2 信度检验

6.3 效度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

6.3.1 总体效度分析

6.3.2 企业资源维度变量分量表效度分析

6.3.3 速度营销动态能力维度变量分量表效度分析

6.3.4 竞争优势维度变量分量表效度分析

6.3.5 企业绩效维度变量分量表效度分析

6.4 效度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

6.4.1 企业资源维度变量验证性因子分析

6.4.2 速度营销动态能力维度变量验证性因子分析

6.4.3 竞争优势维度变量验证性因子分析

6.4.3 企业绩效维度变量验证性因子分析

6.4.4 控制变量验证性因子分析

6.5 RDAP全模型假设检验

6.5.1 RD子模型分析

6.5.2 DAP子模型分析

6.5.3 RDAP全模型分析

6.5.4 RDAP全模型假设检验

6.6 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假设检验

6.6.1 检验方法

6.6.2 中介变量假设检验

6.6.3 调节变量假设检验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果讨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7.2.1 理论贡献

7.2.2 管理启示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7.3.1 本研究的局限性

7.3.2 今后的研究方向

7.4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样本数据旋转后主成份矩阵

附录 B: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在竞争理论的演化发展过程中,真正即时有效的理论不是一种绝对静止的范式,而只会是一种相对完美的中间状态。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内涵以及作用机制,不同竞争理论学派在不同的竞争环境条件下进行了不同视角的深入研究,而动态营销能力作为企业实现货币价值流的最关键能力之一,学者们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实证研究。本文尝试从市场信息的视角建立新产品速度营销动态能力的RDAP(企业资源、动态能力、竞争优势和企业绩效)四阶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构建概念模型。在对竞争理论总结评价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构建RDAP四阶模型。以市场信息特征为切入点,界定了速度营销动态能力的定义、分类以及运行机理,详细阐述了速度营销动态能力维度与企业资源、竞争优势和企业绩效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
   2.实证研究部分。本文中,企业资源维度包括企业声誉、员工技能、创新型文化、组织网络和开放性组织五个变量;速度营销动态能力维度包括速度营销适应能力、速度营销吸收能力以及速度营销创新能力三个变量;竞争优势包括速度和有效性两个变量;企业绩效包括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两个变量。此外,本文还将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作为调节变量纳入到RDAP研究模型。为保证研究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本文大量借鉴了现有相关研究文献的测量题项,并利用SPSS16.0和LISREL8.7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3.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实证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61个研究假设大部分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进一步证明了企业资源是速度营销动态能力的基础,速度营销动态能力和竞争优势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受到环境变量的调节作用,而且速度营销动态能力是通过竞争优势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本文在实证研究结果基础之上提出了几点管理建议:(1)速度不应该是企业所追求的唯一目标,而应该与企业其他目标保持平衡;(2)企业应该明晰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所需要的速度营销动态能力,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投资;(3)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速度营销动态能力在竞争优势和企业绩效中的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