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以“性质之争”和“文白之争”为例
【6h】

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以“性质之争”和“文白之争”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的缘起

1.1.1索卡尔事件与“伪学术”

1.1.2语文乱象与理论的贫困

1.2研究现状

1.2.1话语的发现:语言学的话语研究

1.2.2从福柯开始的话语再造:哲学、社会学、文艺学等的话语研究

1.2.3从费莱雷、阿普尔到派纳:教育学的话语研究

1.2.4语文课程话语研究状况

1.3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1.3.1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3.2研究的方法

1.4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5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语文课程话语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2.1何为语文教育研究

2.1.1教育研究的层次与类型

2.1.2语文教育研究的层次与类型

2.1.3问题共生与学科互涉:语文教育研究的知识状况

2.2方法论立场:从“非此即彼”、“怎么都行”到“执多用中”

2.2.1“非此即彼”——二元论及其困境

2.2.2“怎么都行”——“多元主义”这头“迷途的羔羊”

2.2.3“执多用中”——一种观念生态学的方法论立场

第三章语文课程话语研究的分析框架

3.1作为“综合文本”的课程事象

3.1.1事与象:教育世界及其显现方式

3.1.2课程事象与教育世界

3.2作为“文本解读”的课程理解

3.2.1课程理解与课程开发:范式转换是否可能?

3.2.2事象与事理:教育世界的现象与阐释

3.3作为“对象”与“方法”的课程话语

3.3.1朝向话语——课程领域的话语实践

3.3.2通过话语——陈述或观念系统的知识考古

3.4课程话语考论的若干思考路径

3.4.1哲学的思考路径:本然、或然、应然与实然

3.4.2社会学的思考路径:身份、语境、意涵

3.4.3传播学的思考路径:生成、传播、演化

第四章想像语文的方法——“性质话语”考论

4.1本体探寻:从“语文是什么”出发

4.1.1“语文是什么”何以成为一个问题

4.1.2语文课程本体论如何可能?

4.2语文课程本体论的话语实践

4.2.1“语/文”课程话语范型

4.2.2“文/道”课程话语范型

4.2.3“语/言”课程话语范型

4.3本体之后:语言游戏与语文的终结

4.3.1语言游戏:符指世界的真相

4.3.2言筌之道:话语方式与思维方式

4.3.3语文的终结:摆脱本体论的魅惑?

第五章语文批判的逻辑——“文白话语”考论

5.1文白之争的发生与演变——语言变革和语文教育

5.1.1焚书与招魂:文言文的“还乡结构”

5.1.2白话文运动与文白之争

5.1.3大众语文运动与文白之争

5.2文白之争的往复与深化——价值取向与语文教育

5.2.1语文教育政治化框架内的文白之争

5.2.2语文教育科学化框架内的文白之争

5.2.3语文教育人文化框架内的文白之争

5.3文白之争的反思与检讨——话语方式与思维方式

5.3.1修辞学的演练:文白之争的话语实践

5.3.2语用、政治、道德与文化:文白之争的逻辑运作

余论:身与身外——难以绕过的暗礁?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每一个研究者和实践者都会有自己的“语文观”,这种“语文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语文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由某些伪问题和不恰当的思想方法所构筑起来的“语文观”(或“课程理解”)干扰了语文教育实践,甚至将语文教育实践导向了歧途。 因此,要想消解困扰语文教育的伪问题,要想纠正思考语文教育问题的方式方法,就有必要发掘语文课程理解的知识基础和思想根源。不过,内在的、默会的课程理解无法成为直接的研究对象,而课程话语是课程理解的符号化存在。因此,我们就有可能通过具体的语文课程话语研究,了解语文课程理解的实际状况、症结所在以及解决办法:话语方式与思维方式是怎样的?认识偏差何在?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认识偏差?怎么才能消除这些认识偏差?我们究竟应当怎么来思考和讨论语文教育的相关问题? 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将主要目的和任务确定为:通过语文课程话语的“知识考古”,阐明话语实践与课程理解的思想脉络和复杂动因,探讨语文课程理解的话语方式、思维方式及其成因;寻求语文课程“理解祛蔽”的解决之道,为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提供行动参考或思想借鉴。简言之,本研究的问题聚焦点在于:通过语文课程话语的梳理、辨析,探讨课程理解的致思特点及其成因。 本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其论述重点和主要结论为: 第一部分侧重于回答“为什么研究语文课程话语”,意在通过语文教育研究和实践之诸般乱象的分析,阐明“通过语文课程话语探讨语文课程理解”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这一部分的主要结论有: 1、语文教育研究和实践的诸般乱象主要源自“语文观”(即“课程理解”)的偏差。这种偏差主要表现为,语文教育各层面充斥着一些未经审议、论证不当的意见、态度和主张,它使人们受制于那些未必值得探究的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堕入那些问题所埋伏的陷阱里而难以自拔,最终大大影响了语文教育研究本身的科学品质,也大大牵制和困扰了语文教育实践。 2、课程话语与课程理解之间大致相当于言与意的关系,二者是互为依托、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语文课程话语-话语方式与思维方式-的研究,探讨课程理解问题。 第二部分侧重于回答“怎么进行语文课程话语研究”,着重探讨语文课程话语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和分析框架,意在为语文课程话语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层面的支持。这一部分的主要结论有: 1、从研究的性质、功能、对象、方法、内容、视角等维度来看,语文教育研究有不同的类型与层次,区分这些类型和层次是我们研究语文课程话语的知识前提。 2、从语文知识、语文教育知识和语文教育研究知识的实际状况来看,语文教育研究存在“问题共生”和“学科互涉”的现象,这是语文课程话语多维研究(如哲学、语言学、文艺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的事实依据。 3、“非此即彼”式的二元论和“怎么都行”式的多元主义,在思想方法上存在误区和弊端,我们可以建构一种“执多用中的观念生态学方法论”,为语文课程话语研究确立新的方法论基础。 4、教育世界是“课程事象”、“课程理解”和“课程话语”的同构体;语文课程话语研究重在“事理探讨”,它主要是在“事象-理解-话语”的框架内进行的,大致相当于对“综合文本”的“文本解读”;语文课程话语既可以是研究的直接对象-探讨话语实践状况,又可以发展成为一种独特而有意义的研究方法-陈述和观念系统的知识考古(即“考论”)。 5、语文课程话语考论有几个主要的思考路径:哲学的思考路径-本然、或然、应然和实然,社会学的思考路径-身份、语境和意涵,传播学的思考路径-生成、传播和演化。 第三部分侧重于“语文课程话语研究的具体展开”,意在通过两个重要个案(“性质之争”与“文白之争”)的研究,探讨实际的语文课程话语方式、思维方式及其成因。这一部分的主要结论有: 1、以“语文是什么”为代表的语文课程“性质之争”(即本体探寻)之所以消而不解,引起人们持续不断的讨论兴趣,乃在于人们对某种确定性的期待与追求;语文课程本体论主要有三种话语范型-语/文、文/道、语/言,每一范型都经历了复杂的话语变迁;其话语方式主要有三类-是XX”、“XX性”和“A+B”;其思维方式主要是:混淆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限定在二元对立的思想框架内,执着于本质主义的性质追问,这种“本质主义的本体论”主要是一种语文想像。 2、在话语方式与思维方式上,我们要注意区分“二元对立的二元论”和“二元对比的二元论”、“本质主义的本体论”和“相对主义的本体论”;无论是哪一种本体论的探寻方式,我们只能致达局部的道理,无法获得普遍适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本体论关注的问题是“是什么”,本体之后的语文课程研究,应该转向“为什么”和“怎么办”-为各种课程理解与课程实践提供解释、指导和设计方案。 3、通过语言变革(白话文运动、大众语文运动)与语文教育,价值取向(政治化、科学化和人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梳理,我们发现,20世纪以来的历次“文白之争”有着复杂的思想文化动因;以“文白之争”为代表的语文课程批判话语主要是二元对立框架内的话语实践(比如“文言/白话”、“要/不要”、“多学/少学”等等),在思维方式上则表现为语用、政治、道德与文化的多重逻辑运作;我们可以在语言本体、文化审美的层面上讨论“文白”问题。 4、从上述语文课程话语的考论结果来看,语文课程理解偏差主要是由社会、政治、道德与文化等复杂原因造成的,这种状况反映了语文教育“身与身外”的种种矛盾冲突,它主要表现为-“定于一”的理论偏执和意识形态干扰。语文教育要想健康、活泼、高效的发展,首先应当扫除这些思想障碍。

著录项

  • 作者

    于龙;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语文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陶本一;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汉语语文;
  • 关键词

    语文课程; 话语考论; 语言变革;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15:36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