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标下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改革的研究
【6h】

新课标下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改革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4结论与建议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基础教育与体育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推动高校体操课程改革的进程和促进中小学体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紧密结合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对体育院校体操普修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新课标下陕西省中小学体操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两者的供需差距,为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根据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主要有:
   1、体育院校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仍然以竞技性体操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已不能适应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
   2、体操普修课平均总学时与《课程方案》中建议的90学时几乎相当,少数体育院校总学时偏少。实践教学中竞技体操内容占总学时偏多,基本体操偏少。
   3、在体育院系现行教材使用中,2005年版教材比1989年版和2000年版教材使用较少,并且所用教材形式较单一。
   4、在体操普修课教学中教学模式主要选用小群体式教学,教学方法上用的最多的教学方法还是以传统的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等传授式教学方法为主,教师选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较单一。
   5、体操普修课考核与评价,正在由单一的评价方式向多元的考核方法转变,部分体育院校采用规定考试难度动作,让学生自编自选动作给予考核评分的方法。
   6、以实施《新课标》为典范的陕西省中小学贯彻《体育与健康标准》的体操教学情况不理想,出现“可有可无”的现状。陕西省体操器械设施达标率低、新课标下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等是影响中小学体操教学的主要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