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稀土杂环类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6h】

稀土杂环类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综述

1.1引言

1.2稀土离子的性质

1.2.1配位性质

1.2.2生物活性

1.2.3稀土配合物药物合成设计路线

1.3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生物活性

1.4吡唑类化合物的药物应用研究

1.4.1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吡唑类化合物

1.4.2吡唑酰胺类的抗菌活性

1.5抗菌剂的研究进展

1.5.1抗菌剂的分类及其研制、应用状况

1.5.2抗菌剂的性能测试方法

1.6癌细胞凋亡

1.6.1癌细胞凋亡概念

1.6.2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

1.7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1.8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9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实验

2.1材料的选择

2.2配合物的合成

2.2.1药品和试剂

2.2.2实验测试仪器

2.2.3试剂的配制

2.2.4稀土氯化物的制备

2.2.5 RECl3·xH2O中,x值的测定

2.2.6稀土席夫碱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2.2.7稀土席夫碱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中稀土含量分析测定

2.2.8稀土酰基吡唑啉酮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2.2.9稀土酰基吡唑啉酮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中稀土含量分析测定

2.3抗菌试验

2.3.1菌种

2.3.2平皿菌落数的计算

2.3.3营养肉汤稀释法

2.3.4培养基扩散法

2.4三元配合物与K562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2.4.1实验材料和仪器

2.4.2实验方法

2.5紫外光谱法研究稀土三元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

2.5.1实验材料与仪器

2.5.2实验方法

第三章稀土席夫碱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3.1测试方法

3.1.1 XRD分析

3.1.2配合物的组成和一般性质分析

3.1.3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3.1.4配合物的拉曼光谱

3.1.51H NMR分析

3.1.6配合物的紫外光谱

3.1.7热分析

3.2配合物的抑菌试验

3.2.1配合物的抑菌性能

3.2.2粉体的抗菌长效性能评价

3.2.3抗菌机理初探

3.3配合物的抗癌试验

3.3.1试验原理

3.3.2结果与讨论

3.3.3抗癌机理初探

3.4紫外光谱法研究稀土三元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

3.4.1实验原理

3.4.2结果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稀土酰基吡唑啉酮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4.1测试方法

4.1.1 XRD分析

4.1.2固相配合物的组成和一般性质

4.1.3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分析

4.1.4红外光谱分析

4.1.5拉曼光谱分析

4.1.6核磁共振分析

4.1.7紫外光谱

4.1.8差热-热重分析

4.1.9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4.2抗菌试验

4.2.1结果与讨论

4.2.2抗菌机理初探

4.3抗癌试验

4.3.1结果与讨论

4.3.2抗癌机理

4.4紫外光谱法研究稀土三元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

本章小结

本文小节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阶段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采用回流冷凝法首次合成了两类新型的稀土三元配合物RE(L)(Phen)Cl(H2O)(RE=La3+,Ce3+,Pr3+,Nd3+,Sm3+,Eu3+,Y3+,Er3+,Gd3+;L=席夫碱水杨醛缩苯丙氨酸;Phen=邻菲咯啉)和RE(PMBP)3Phen(RE=Sm3+,Eu3+,Y3+,Er3+,Gd3+;PMBP=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酮;Phen=邻菲咯啉),并通过XRD、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光谱、1HNMR谱、质谱等对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相关研究。差热—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两类稀土配合物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采用培养基扩散法、营养肉汤稀释法对两类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抗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配合物对这三种菌都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属于广谱抗菌剂,且具有良好的抗菌耐久性和长效性。应用倒置光显镜、荧光显微镜等形态学和MTT活性检测、流式细胞仪凋亡检测等实验方法,研究了三元配合物的抗肿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两类配合物对白血病K562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抑制率随剂量的增大而提高,配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与用药剂量呈明显性正相关。稀土水杨醛缩苯丙氨酸席夫碱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5μg·ml-1,作用时间为72h时,抑制率达到最大值;稀土酰基吡唑啉酮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7.5μg·ml-1,作用时间为72h时,抑制率达到最大值。采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稀土镧水杨醛缩苯丙氨酸席夫碱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及稀土酰基吡唑啉酮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结果表明前者与CTDNA相互作用发生增色效应;后者与CTDNA相互作用发生增色效应且使其紫外吸收峰发生红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