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结构——定向”教学模式在跳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6h】

“结构——定向”教学模式在跳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4结果与分析

5结论与建议

致 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2001年9月,小学《体育》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经在全国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始试行,2003年《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正式出台,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将使学校体育面临重大挑战,也给体育教师迎来了一次挑战和机遇。
   目前国内教育界的许多学者和专家都在探讨和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问题,并取得了进展,促进了我国教育改革的科学化进程,但是在田径教学中教学模式的改革显得比较滞后,特别是跳远术科教学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束缚。甚至有大部分教师继续沿用“灌输式”等教学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结构——定向”教学理论是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先生多年研究成果而提出来的,并已广泛应用于多科教学实践的教育教学理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能被很好的调动,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培养。所以说,在教学中应用“结构——定向”教学模式,可有效地加快学习进程,提高学习效果,对教学实践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以30名中学田径队队员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为期8周的跳远教学实验。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结构——定向”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为理论依据,对教学实验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如下:
   1.从学生的动作技术方面分析,依据实验组和对照组最后2步和上板速度的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组最后2步步长衔接比较紧凑,变化不大,而对照组最后2步步长逐渐增大;实验组的着地后仰角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以上说明“结构——定向”教学对学生的技术动作的教学优于传统教学。
   2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实验后,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形成性评价,实验组学生的创新能力,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说明“结构——定向”教学模式运用是比较合理的。
   3从学生达标成绩来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说明“结构——定向”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改进学生的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跳远成绩。

著录项

  • 作者

    张志荣;

  • 作者单位

    西安体育学院;

  • 授予单位 西安体育学院;
  • 学科 体育教育训练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康利则;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体育 ;
  • 关键词

    普通高级中学; 跳远教学; 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