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人权思想的创建历程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6h】

马克思人权思想的创建历程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一、选题缘由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简要评析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及结构安排

第一章 马克思人权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

一 文艺复兴及启蒙时期的人权思想

二 德国古典哲学人权思想

三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人权思想

第二章 批判与建构的整合——马克思人权观的创立过程

一 早期理性批判主义人权观

二 抽象的物质利益式人权观

三 消除人的本质二重化人权观

四 对近代资产阶级人权观的颠覆

五 历史唯物主义人权思想的确立

第三章 立足现实关怀的马克思人权观

一 人权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有阶级性的

二 人权不是天赋的,是社会的产物,是历史的、发展的

三 人权的本质是对人的社会活动和关系的规定

四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首要的基本人权

第四章 马克思人权观的当代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人权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追求。当代社会,人权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新的发展,而且影响越来越广泛。马克思的人权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它超越了资产阶级的人权观,以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己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学习研究马克思的人权思想,科学总结马克思人权理论的现当代启示,不论对于解决当今国际人权问题,还是对于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马克思人权思想发展轨迹的阐述,对马克思的人权思想做出系统、全面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马克思人权思想对当今社会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从思想文化方面考察了马克思人权思想产生的前提条件。
   第二部分,分析了马克思人权思想的形成、发展。以马克思人权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为依据,将其人权思想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呈现其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历程。
   第三部分,本部分在马克思人权观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论述马克思人权观的基本内容。
   第四部分,从理论和现实层面阐述马克思人权观的当代意义。即如何加强马克思人权理论的研究,提高人们对国际人权实质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推动我国的人权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