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六朝捣衣诗研究
【6h】

六朝捣衣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研究综述和绪论

第一节研究综述

第二节捣衣及捣衣诗的界定

一、何为捣衣诗中的“捣衣”

二、捣衣诗的界定

第二章六朝捣衣诗的创作、演进和文本分析

第一节六朝捣衣诗的创作和演进

一、六朝捣衣诗的创作

二、六朝捣衣诗的演进

第二节六朝捣衣诗的文本分析

一、六朝捣衣诗的意象

二、六朝捣衣诗的情感表现

三、六朝捣衣诗的体式和模式

第三章六朝捣衣诗的渊源和兴起、发展的原因

第一节六朝捣衣诗的渊源

一、捣衣诗溯源

二、传统抒情赋钵作品对六朝捣衣诗的影响

第二节六朝捣衣诗兴起及发展的原因

一、与捣衣民俗的关系

二、与纺织业发展的关系

三、与赋税制度的关系

四、与兵制的关系

五、与民歌的交互影响

第四章六朝捣衣诗的传播、影响和意义

第一节六朝捣衣诗的传播和影响

一、六朝捣衣诗在隋唐及以后的传播和影响

二、捣衣诗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

第二节六朝捣衣诗的意义

一、六朝捣衣诗的诗学意义

二、六朝捣衣诗的文化、民俗史意义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六朝诗歌的研究方面,无论是重要作家的专人研究,还是六朝诗歌史的研究都相当繁荣。近年来,研究者们又开始关注六朝诗歌的专题研究,玄言诗、山水诗、游仙诗、咏史诗等热门专题先后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咏物诗、宫宴诗、隐逸诗、挽歌诗、赠答诗等相对冷落的专题也陆续有了涉及。捣衣诗作为六朝诗歌中的一个门类,一直以来却只有《文选》、《玉台新咏》等诗歌集子中的零星著录和诸如《诗品》、《艺概》等诗论诗评中的简短评论。可喜的是,近年来,捣衣事象以及有关捣衣诗的赏析、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除了杨明《六朝诗魂》中的《六朝的捣衣诗》外,还有王宜瑗《创造与因袭——论六朝“捣衣诗”同题之作》,李晖的《唐诗“捣衣”事象源流考》,张晚霞、牛继清的《南北朝唐代诗歌中“捣衣”意象的嬗变》,岑玲的《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捣衣诗原型意象探微》,刘新静的《捣衣诗与古代兵制的演变》,李武军的《古诗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何阿琚的《捣衣及砧声中的家园之恋和生命思考》以及一些赏析性作品和探讨捣衣事象等方面的文章。但把捣衣诗作为一种诗歌类型来研究,并从诗歌美学的角度加以观照的还很缺乏,这不能不说是六朝诗歌专题研究上的一个遗憾。因此,做好六朝捣衣诗研究,正好可以弥补六朝诗歌诗型研究中这一方面的空白,既开拓了六朝诗史研究的新领域,又丰富了六朝诗歌类型研究的新类型,有益于当代学术界对六朝诗歌的研究工作。
   关于捣衣及捣衣诗,前人有一定的研究,但或因望文生义,或因论证方法的单一,对于史籍所载文献材料的处理不免流于简单化,得出的结论也不尽如人意,仍存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何为捣衣,捣衣诗的界定,捣衣诗的溯源,六朝捣衣诗产生的原因,捣衣诗的美学价值,捣衣及捣衣诗的文化意义等方面仍存在许多可探讨的空间。
   本文以六朝捣衣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诗歌的文本分析,结合民俗学、史学及考古学、纺织学、心理学、诗歌美学及其他相关理论、文献、史料等,运用文本细读、文史互证、统计归纳、对比等方法进行研究,解决了以下问题:
   首先,对捣衣及捣衣诗的内涵作出了恰当的解释和界定。通过文学、历史和科技文献资料、考古文献和文物、民俗文化等对捣衣起源进行考溯,进而对捣衣及捣衣诗的内涵作出恰当的解释和界定。
   第二,对六朝捣衣诗进行梳理,并与后世捣衣诗创作相比较,对六朝时促成捣衣诗发展和成熟的种种原因进行了考查,给六朝捣衣诗以诗歌美学的观照。
   第三,探讨了六朝捣衣诗的诗学意义,明确了捣衣诗在六朝发展的概况及其在六朝诗学史上的地位及价值。通过六朝捣衣诗的研究丰富了六朝诗歌类型研究的领域;同时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明确了六朝捣衣诗在促进唐代乃至后世捣衣诗创作的同时,也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捣衣诗创作,从诗歌美学、文化传承及交流等角度给六朝捣衣诗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以恰当清晰地定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