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is-双芳香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合成,结构,生物活性及分子对接研究
【6h】

cis-双芳香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合成,结构,生物活性及分子对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与课题的提出

§1.1具有杀虫活性的新烟碱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1.1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发展历程

1.1.2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1.1.3新烟碱化合物的分子模拟对接研究

1.1.4烟碱的药效模型

1.1.5环状与开链新烟碱化合物的比较

1.1.6新烟碱类杀虫剂的选择性

§1.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设计思路

1.2.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烯啶虫胺类似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的研究

§2.1 烯啶虫胺类似物的合成路线

§2.2实验部分

2.2.1仪器和试剂

2.2.2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2.3烯啶虫胺类似物的单晶培养及晶体结构测定

§2.3结果与讨论

2.3.1烯啶虫胺类似物的物理性质及结构表征

2.3.2烯啶虫胺类似物的合成讨论

2.3.3烯啶虫胺类似物的波谱性质分析

2.3.4烯啶虫胺类衍生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第三章烯啶虫胺类似物的杀虫活性及分子对接模型研究

§3.1化合物杀虫活性的测定

3.1.1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浙江化工研究院农药生测研究所杀虫活性测试方法

3.1.2上海农科院杀虫活性测试方法

3.1.3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浙江化工研究院农药生测研究所测试结果

3.1.4上海农科院测试结果

3.1.5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测结果

3.1.6结果与讨论

§3.2分子对接模型的建立及研究分析

3.2.1计算分子对接模拟的发展

3.2.2化合物分子对接模型的建立及方法

3.2.3目标化合物分子对接模型的结果和讨论

第四章总 结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图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为了寻找和筛选符合21世纪发展要求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先导化合物,本文从商品化杀虫剂烯啶虫胺出发,经过类Mannich反应,通过形成四氢嘧啶环固定cis-构型从而引入一个新芳香环,设计合成了2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烟碱类化合物Ⅰa~Ⅰd、IIe~IIz。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光谱(IR)、质谱(EI-MS,ESI-MS)、元素分析等方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物理性质、波谱性质、反应条件及合成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讨论。目标化合物Ⅰa~Ⅰd、IIe~IIz的结构如下:
   委托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浙江化工研究院农药生测研究所,完成系列目标化合物杀虫活性初步测定;委托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对个别高活性目标化合物进行乙酰胆碱酶活性的测定;委托上海农科院完成高活性化合物的LC50测试;委托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对化合物进行多种科目害虫的杀虫活性测试和抗性品系的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在100 mg/L浓度下,对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egen)和苜蓿蚜(Aphis medicagini)有明显的杀灭作用,致死率高达100%,其中部分化合物在20 mg/L浓度下,对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egen)和苜蓿蚜(Aphis medicagini)的致死率依然为100%显示其具有卓越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潜力。
   为了进一步探索化合物的结构与杀虫活性的关系,本文对化合物Ⅰd、IIh、IIk和IIn进行了单晶培养及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初步分析了化合物Ⅰd、IIh、IIk和IIn晶体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AutoDock4.0对化合物进行了分子模拟对接,初步解释了其作用机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