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杨争光小说的生存意识及其表现
【6h】

论杨争光小说的生存意识及其表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章带有地域文化色彩的生存环境

第一节杨争光小说中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杨争光小说中的人文环境

第二章以本能为主要特征的生存欲求

第一节狂热的粮食崇拜

第二节性压抑的苦闷和性宣泄的途径

第三章彰显悲剧叙事风格的生存抗争

第一节暴力叙事

第二节死亡叙事

第四章体现乡土国民性格的生存哲学

第一节坚忍执著的生命意志

第二节愚昧狡黠的生活态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杨争光是新时期文坛上以热衷描绘西北乡村生活而著称的新写实小说家,同时也是当代较有影响的影视编剧。他的乡土写实小说流露出对于西北农民生存状态的人生思考,体现出作家鲜明的个性特征。通过对西北农民尘存困境的艺术表现,杨争光在作品中传达出深刻的生命忧患意识。同时,现代派艺术手法的运用和对生存问题的深入思考也使他的小说具有了形而上的哲学韵味。细心的观察和鲜活的乡土记忆让杨争光的小说准确捕捉到几千年来西北乡村生活中不为人所注意的文化精髓。凭借多年来对农民生活方式的深刻体会,他的作品继承和发展了“五四”新文学作家所开拓的乡土小说创作领域。
   杨争光的小说作品在整体上以展现和探讨人的生存意识为主旨,他始终自觉地把生存意识作为创作的中心加以艺术的表现。他的小说多以西北农民的乡土生活作为表现对象,对西北农民的国民性格与心理特征的深刻展示是他的小说最能够吸引和打动读者的地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的探索构成了杨争光小说中人的三个生存维度。同时多年的乡村生活经历造就了杨争光小说黄土高原木刻画式的艺术风格。通过对杨争光小说中生存意识的研究探讨,可以揭示他对小说艺术独特的审美追求,以及他的作品带给读者的独特审美体验。
   为了阐明杨争光小说中生存意识的特点及其表现,论文围绕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带有地域文化色彩的生存环境、以本能为主要特征的生存欲求、彰显悲剧叙事风格的生存抗争、体现乡土国民性格的生存哲学。杨争光的带有鲜明地域文化色彩的乡土小说,通过对乡村生存环境的描述,展现了西北农民所处的自然环境的极端恶劣,社会环境的极端压抑,并深刻揭示出生存环境对农民性格和心理形成的潜在影响;以本能为主要特征的生存欲求,在杨争光的小说里主要表现为农民狂热的粮食崇拜与性压抑的苦闷和性宣泄的途径;在对杨争光小说叙事风格进行分析时,论者认为暴力与死亡是杨争光小说中使用较多的两种叙事策略,他的乡土小说藉此显示出一种独特的悲剧意识;凝结了农民乡土根性的生存哲学在杨争光的小说里则主要体现为坚忍执著的生命意志和愚昧狡黠的生活态度。
   论者在文中得出的结论:作为不再以启蒙者自居的新时期乡土小说家,杨争光始终自觉地把自己看成是客观世界的一个理性观察者、一个客观叙述者。他忠实地记录着故乡黄土地上形形色色的生命形态以及它们的存在与消亡过程,在他的乡土小说中,我们感受到的是西北农民强烈的生存意识,杨争光小说中的生存主题丰富并拓展了新时期乡土小说创作的表现领域和发展途径,在这种视野维度中的杨争光小说研究也因此而具有了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