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贺州“本地话”颖问句研究
【6h】

贺州“本地话”颖问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零 绪论

0.1 贺州人文地理概况

0.2 贺州语言概况

0.3 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文章体例

0.3.1 研究现状

0.3.2 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文章体例

0.4 贺州“本地话”疑问句的分类

第一章 贺州“本地话”的特指问旬

1.1 贺州“本地话”特指问的一般格式及疑问代词的具体用法

1.1.1 问事物

1.1.2 问人

1.1.3 问处所

1.1.4 问时间

1.1.5 问数量

1.1.6 问程度

1.1.7 问方式或情状

1.1.8 问原因

1.1.9 问确指的人或事物

1.2 贺州“本地话”特指问一般格式的疑问焦点与答问情况

1.2.1 疑问句的疑问焦点及其外部标志

1.2.2 贺州“本地话”特指问一般格式的疑问焦点与答问情况

1.2.3 对特指问所进行的特指问格式的回答

1.3 特指问句的简略格式

1.3.1 “NP+呢/咧?”式

1.3.2 “VP+呢/咧?”式

1.3.3 “VP+箇?”式

1.3.4 对特指问句的简略格式的回答

第二章 贺州“本地话”的是非问句

2.1 贺州“本地话”是非问的基本类型

2.1.1 语调型是非问句

2.1.2 语气词型是非问句

2.2 贺州“本地话”是非问的疑问焦点与答问

第三章 贺州“本地话”的正反问句

3.1 “VP无VP”式

3.1.1 “V无V+(语气词)”式正反问句

3.1.2 “A无AB+(语气词)”式正反问句

3.1.3 “AB无AB+(语气词)”式

3.1.4 “V无VO+(语气词)”式正反问句

3.1.5 “aux无aux+VP+(语气词)”式正反问句

3.1.6 “A无A+VP+(语气词)”式正反问句

3.1.7 “V无V得+(语气词)”式正反问句

3.1.8 “V无V得C+(语气词)”式正反问句

3.1.9 “V得A无A+(语气词)”式正反问句

3.2 “VP无/曾+(语气词)”式正反问句

3.2.1 “V无+(语气词)”式正反问句

3.2.2 “VO无+(语气词)”式正反问句

3.2.3 “V得C(O)无+(语气词)”式正反问句

2.2.4 “VP曾+(语气词)”式正反问句

3.3 贺州“本地话”的特殊正反问句

3.3.1 “是无是VP+(语气词)”式正反问旬

3.3.2 “有无有NP(+语气词)”式正反问句

3.3.3 “是X无箇”式正反问句

3.3.4 “有NP无箇”式正反问句

3.3.5 附加式正反问句

3.4 贺州“本地话”“VP-Neg+(语气词)”式正反问的来源

第四章 贺州“本地话”的选择问句

4.1 不使用关联词语的选择问句

4.2 使用关联词语的选择问句

4.2.1 “(是)X(是)Y+(语气词)式”选择问句

4.2.2 “(是)X定是\咖是Y+(语气词)”式选择问旬

4.2.3 “(是)X(定是\咖是)Y,定是Z+(语气词)”式选择问句

4.2.4 “(是)X(定是\咖是)Y,或者Z+(语气词)”式选择问句

4.3 疑问代词用作选择项的选择问句

4.4 贺州“本地话”选择问句的形式特点

4.5 贺州“本地话”选择问句前后选项的语义关系及答语

4.5.1 对立关系

4.5.2 差异关系

4.5.3 相容关系

第五章 贺州“本地话”的反问句

5.1 特指型反问句

5.1.1 “乌”类

5.1.2 “嗉”类

5.1.3 “怎样/怎样子”类

5.2 是非型反问句

5.2.1 “无一定”类

5.2.2 “难道”类

5.2.3 “定”类

5.3 正反型反问句

5.4 选择型反问句

第六章 贺州“本地话”疑问句与普通话、广州话疑问句的比较

6.1 贺州“本地话”疑问句与普通话疑问句的比较

6.1.1 疑问表达手段的比较

6.1.2 疑问句的类型比较

6.2 贺州“本地话”疑问句与广州话疑问句的比较

6.2.1 疑问表达手段的比较

6.2.2 疑问句的类型比较

6.2.3 从疑问句角度对贺州“本地话”系属问题的探讨

结语

附录 :贺州“本地话”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以贺州“本地话”疑问句为研究对象,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和方法,首次较为全面地分析贺州“本地话”疑问句中的一些特殊语法现象。文章对贺州“本地话”疑问句的各类句式进行较为详尽的描写,从句法结构、语义内涵、语用意义等方面做深入探讨。本文以各小类为纲,以普通话疑问句研究成果为参照,对比分析贺州“本地话”疑问句与普通话、广州话疑问句的异同,展现贺州“本地话”语法方面的一些特点。
   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贺州的人文地理和语言概况、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体例说明。
   第二部分分析考察了贺州“本地话”疑问句的四种结构类型以及反问句的四个类型,共分五个章节。
   第一章分析考察了贺州“本地话”特指问句。主要考察了贺州“本地话”特指问句的一般格式及特殊格式;着重描写了贺州“本地话”特指问句中有特色的诸类疑问代词及其使用情况。
   第二章分析考察了贺州“本地话”是非问句。贺州“本地话”是非问句主要有六种类型:语调型是非问句、“S+啊[a33]型”是非问句、“S+吧[pa33]”型是非问旬、“S+咩[mε35]”型是非问句、“S+咧[1ε33]”型是非问句、“S+啦[1a21]、呀[jia33]”型是非问句。
   第三章分析考察了贺州“本地话”正反问句的三种类型:“VP无VP+(语气词)”式,“VP无\曾+(语气词)”式以及特殊正反问句;本章还根据前人对汉语“VP-Neg”式正反问句的研究成果,介绍分析了贺州“本地话”“VP-Neg”式正反问句的来源;本文认为贺州“本地话”中“语法意义是询问已经发生了的动作行为”的“VP无”式和“有O无”式及“VP曾”式正反问句式是近代汉语的遗留形式。
   第四章分析考察了贺州“本地话”选择问句的五种结构形式,并重点分析了选择问句的语义特征及答语。
   第五章分析考察了贺州“本地话”反问句的四个类型,以期进一步反映出贺州“本地话”疑问句的特点。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第六章,本章把贺州“本地话”疑问句与普通话疑问句进行系统比较,体现其差异;把贺州“本地话”疑问句与广州话疑问句进行系统比较,寻找贺州“本地话”疑问句与广州话疑问句之间的相似性。
   结语部分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总结归纳了本文的一些观点,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文一切从语言事实出发,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将贺州“本地话”与普通话进行比较,希望通过对疑问句的探讨,促进贺州“本地话”语法的深入研究,为贺州“本地话”的系属确定提供有用的材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