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音乐训练与双手协调性的相互影响
【6h】

音乐训练与双手协调性的相互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研究背景及相关理论

1.1 双手协调性研究

1.1.1 双手反应特征

1.1.2 双手差异(不同步性)

1.2 音乐训练

1.2.1 音乐训练的利益

1.2.2 音乐家与非音乐家的大脑区别

1.2.3 小提琴家

1.3 simon效应

1.3.1 simon效应研究

1.3.2 无关因素(位置)的影响

1.3.3 simon效应机制

1.3.4 刺激—反应兼容性(S-R Compatibility)

1.4 双手独立性

1.4.1 双手不同任务研究

1.4.2 双手不同任务较难的原因

1.4.3 双手任务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参量

1.5 问题提出和实验假设

1.5.1 实验1

1.5.2 实验2

1.5.3 实验3

1.5.4 实验4

2 实验设计

2.1 实验1

2.1.1 被试

2.1.2 仪器和材料

2.1.3 实验设计

2.1.4 实施过程

2.1.5 数据分析

2.1.6 结果

2.1.7 讨论

2.2 实验2

2.2.1 被试

2.2.2 仪器和材料

2.2.3 实验设计

2.2.4 实施过程

2.2.5 数据分析

2.2.6 结果

2.2.7 讨论

2.3 实验3

2.3.1 被试

2.3.2 仪器和材料

2.3.3 实验设计

2.3.4 实施过程

2.3.5 数据分析

2.3.6 结果

2.3.7 讨论

2.4 实验4

2.4.1 被试

2.4.2 仪器和材料

2.4.3 实验设计

2.4.4 实施过程

2.4.5 数据分析

2.4.6 实验结果

2.4.7 讨论

3 总讨论

3.1 音乐家双手灵活性和同步性更好

3.2 音乐家双手同步性不受simon效应干扰

3.3 音乐家双手独立性更好

3.4 双手协调性对乐器训练的作用

4 结论

5 研究不足和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在日常生活中,人类拥有执行双手复杂任务的能力,比如弹奏乐器,即通过手指协调来进行连贯的双手动作。国外关于双手动作的研究显示,双手反应具有很高的时间联结性,即左右手几乎能同时做出反应。但也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做同样的任务,双手之间仍会存在轻微的差异。
   作为一个特殊的认知领域,音乐能力在人类认知和脑机制研究中予以了广泛地探讨。音乐家的表演需要具备高水平的认知和高精确性的动作,因此成为很好的认知研究对象。音乐训练不仅对音乐认知能力以及非音乐认知能力有着长期的影响,而且对于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也有着积极作用,甚至在大脑的结构上音乐家也出现了特定部位的结构改变和功能性重组。
   本研究通过4个实验探讨不同音乐训练和双手协调性的相互影响情况。实验1以简单反应时为观测指标初步探究了音乐家和非音乐家在双手的反应速度和同步性上是否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实验2采用Simon效应的研究范式深入探讨音乐家和非音乐家双手同步性差异的心理机制;实验3通过双手不同节奏的按键任务探究音乐家和非音乐家在双手独立性上的差异;实验4通过比较音乐家、体育特长生、非音乐家的音乐能力和双手协调性之间的可能差异,探讨了双手动作技能对乐器训练能力的反作用。
   实验1-3的结果显示,音乐家、尤其是小提琴被试比非音乐家的双手同步性和独立性更好。即使在Simon效应和双手干扰任务的影响下,音乐家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双手协调性,而非音乐家却受到了明显的干扰。实验4结果显示,体育特长生并没有因为长期的手部运动训练使得纯音乐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在双手的灵活性和同步性上略优于非音乐家。
   本研究通过4个实验证实了音乐训练对双手的协调性具有积极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稳定且不易受外界干扰。双手协调性虽然不能促进纯音乐能力的直接提升,但是对乐器训练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对于音乐教育,尤其是乐器的训练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