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10年上海高考作文命题研究
【6h】

近10年上海高考作文命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问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一章 高考作文目的探究

第一节 高考作文的特性

第二节 上海作文命题意图

第二章 命题形式的演变

第一节 上海近10年高考作文演变

第二节 与台湾高考作文的比较

第三章 命题与作文的实际状况

第一节 离题、偏题作文明显增加,审题难度加大

第二节 宿构现象依然严重,不利于命题发展

第三节 体裁倾向议论文,不利于自由表达

第四章 对作文命题的一些思考

第一节 语文的“人文”与“工具”亟待进一步整合

第二节 思维的抽象与形象尚需协同发展

第三节 命题的开放与限制都有“度”的斟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上海高考作文在探索中求发展,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发展中求创新,已经站在全国高考命题的前列,具有自己的特色。研究上海高考作文命题,对命题的目的、演变、是否有效达成命题目标等进行梳理、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描绘其演进的轨迹;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选拔功能;也能更好地指导课堂作文教学。
   本文从四大部分研究上海高考作文。第一部分,明确高考作文的特性,同时以历年命题意图的阐释文章为凭借,明确上海高考作文所要达到的目的。第二部分,对近10年上海高考作文的演变特点进行梳理,包括内容、命题类型、指导语等,以便更清晰地把握上海高考作文的发展脉络;同时把上海高考作文与台湾高考作文进行一个比较,分析台湾高考作文中对我们有借鉴意义的方面,包括:对想像能力的考察;读写结合,注重应用;注重对实际生活、工作问题的解决。第三部分,以12年考生高考作文为研究素材,结合命题组的命题意图、社会各界对12年作文的点评,评析12年命题是否达到了命题组的命题意图以及一些要注意的方面。第四部分,从三个方面对上海作文命题做出一点自己的思考:一是语文的“人文”与“工具”亟待进一步整合;二是思维的抽象与形象尚需协同发展;三是命题的开放与限制都有“度”的斟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