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肖邦钢琴作品《船歌》(Op.60)的体裁、特征及其影响
【6h】

论肖邦钢琴作品《船歌》(Op.60)的体裁、特征及其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船歌的源起与应用

1.1 “船歌”的起源与定义

1.1.1 “船歌”与威尼斯

1.1.2 威尼斯的音乐文化

1.1.3 船歌与贡多拉船夫曲

1.1.4 “新船歌”的定义

1.2 声乐中的船歌

1.2.1 歌剧中的船歌

1.2.2 艺术歌曲中的船歌

1.3 钢琴独奏曲船歌

第二章 肖邦升F大调船歌,作品60

2.1 肖邦的创作生平概述

2.2 《升F大调船歌》(作品60)的创作背景

2.3 肖邦《升F大调船歌》(作品60)

2.3.1 曲式结构与调性布局

2.3.2 乐曲分析

2.4 肖邦《升F大调船歌》(作品60)的音乐语言特征

2.4.1 节奏形态的组合

2.4.2 旋律构造的特点

2.4.3 织体形态的多样化

2.4.4 丰富且大胆的和声运用

第三章 肖邦《升F大调船歌》对后世的影响

3.1 体裁规模上的影响

3.2 音乐创作上的影响

3.2.1 旋律手法

3.2.2 调性布局

3.2.3 复调化的织体

第四章 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演奏技法

4.1 《升F大调船歌》的演奏技法

4.1.1 如歌的旋律

4.1.2 细微的力度变化

4.1.3 装饰音

4.1.4 踏板

4.2 音牙处理

4.2.1 音乐的层次

4.2.2 自由的速度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声明

展开▼

摘要

肖邦是波兰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肖邦一生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升F大调船歌》(Op.60)是他大型作品中唯一一首以“Barcarolle”为标题的船歌体裁的作品。具有特殊节奏形态的“船歌”乃是钢琴小品里极具高度抒情性的乐曲,而肖邦的这首船歌历来都被人们认为是浪漫主义时期钢琴作品中的佳作。
  本文以肖邦《升F大调船歌》(Op.60)作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船歌的源起与应用。船歌是一种歌唱人类活动的古老的音乐形式。在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初首次出现于某些歌剧的总谱中,最初是一些歌剧作曲家被威尼斯浪漫的生活气息和魔幻般的水路所吸引而产生了创作船歌的灵感。自18世纪起,船歌作为专业音乐的体裁出现,并得到较大的流行。作曲家们对船歌进行了发展,拓宽了它的适用范围,从声乐曲演进到了钢琴独奏曲。
  第二章:肖邦《升F大调船歌》,作品60。着重将笔墨运用于对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研究上,先对肖邦的创作生平、《船歌》的创作背景进行简单介绍,然后通过整首乐曲的分析,再分别从曲式结构和调性布局、节奏形态的组合、旋律构造、织体形态、和声运用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试概括出肖邦是如何将船歌的创作赋予了他个人的风格特色。
  第三章:肖邦《升F大调船歌》对后世的影响。将搜集到的肖邦之后的某些同时期作曲家的船歌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试找出这些作品与肖邦船歌之间存在的某些继承关系。
  第四章: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演奏技法。作为肖邦晚期的一首大型单章作品,演奏技法和风格上的把握是诠释好该曲的重心。包括触键的力度、角度,legato的奏法,装饰音,音乐层次、踏板及肖邦作品中rubato的正确演奏等。以此来丰富国内关于这首作品的空缺,为指导演奏和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