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约翰·菲尔德钢琴协奏曲研究
【6h】

约翰·菲尔德钢琴协奏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约翰·菲尔德生平及创作背景

第一节 约翰·菲尔德生平概述

1.早期(1782-1801)

2.盛期(1802—1831)

3.晚期(1832—1837)

第二节 时代背景及音乐风格特点

第三节 同时代作曲家对约翰·菲尔德的影响

1.穆齐奥·克莱门蒂

2.杜舍克

3. Daniel Gottlieb Steibelt

第二章 约翰·菲尔德的钢琴协奏曲

第一节 钢琴协奏曲的音乐创作

1.第一钢琴协奏曲

2.第二钢琴协奏曲

3.第三钢琴协奏曲

4.第四钢琴协奏曲

5.第五钢琴协奏曲

6.第六钢琴协奏曲

7.第七钢琴协奏曲

第二节 钢琴协奏曲艺术特征

1.引领性

2.互惠性

3.交融性

4.钢琴性

第三章 约翰·菲尔德钢琴协奏曲创作特征

第一节 多样的音乐创作元素

1.爱尔兰、苏格兰传统音乐

2.舞蹈性旋律和节奏

3.俄罗斯式钟声动机

第二节 具有早期浪漫主义特性的音乐风格

1.装饰性“花腔”旋律

2.夜曲风格的扩展

3.低声部长音与宽广的琶音伴奏

第三节 与同时代其他作曲家的钢琴协奏曲之框架比较

1.整体结构

2.乐队编制

3.华彩段

第四章 演奏及技术分类

第一节 技术分类

1.持续音与和弦

2.装饰音与颤音

3.音阶与琶音

4.八度运用

5.快速轮指

6.多连音

第二节 音乐表现

1.力度与速度

2.表情术语

3.踏板运用

第五章 约翰·菲尔德钢琴协奏曲研究价值

第一节 菲尔德钢琴作品风格的集中体现

第二节 菲尔德对浪漫主义的影响

第三节 菲尔德钢琴协奏曲的思考与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爱尔兰钢琴演奏家、作曲家约翰·菲尔德是钢琴夜曲体裁的始创者,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在钢琴诗意小品领域开了先河,影响了门德尔松、肖邦、舒曼、李斯特等一代浪漫主义作曲家的钢琴音乐创作。他的钢琴协奏曲创作于菲尔德音乐生涯的盛期1799年至1822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几十年里诞生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地域与音乐间的相互作用、菲尔德音乐的风格特点、体现了音乐创作手法与技法的逐步发展,其中还囊括了大量早期浪漫主义的风格元素。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阐述了菲尔德生平及创作背景,主要通过菲尔德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来探究其风格的形成,并总结其各个时期的主要风格特点,以及浅析同时代其他作曲家对他的影响。
  第二章是菲尔德钢琴协奏曲的音乐本体分析,通过对每首协奏曲创作特点的剖析、分析其作品中协奏曲艺术特征的体现及创作手法的发展。
  第三章主要针对菲尔德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结合时代与其他作曲家代表作,分析菲尔德钢琴协奏曲的框架结构。
  第四章为演奏技术分类及音乐表现的阐释,为更好地演绎及把握作品风格提供启示。
  第五章从个人与时代的方面总结了菲尔德钢琴协奏曲的研究价值。
  本文通过采用分析、综合、归纳的研究方法,辅以比较法,在研究相关文献与间接资料的基础上,对菲尔德钢琴协奏曲音乐本体及各部分创作要素特征进行分析,对创作技法与演奏技术进行分类归纳,发掘菲尔德协奏曲的独特魅力与价值,也为更好地理解和演绎菲尔德作品提供启发。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钢琴协奏曲在其本人作品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风格和创作手法与菲尔德一系列钢琴小品(特别是夜曲)产生了相互影响。菲尔德的协奏曲包含着古典的传承与浪漫的启示,其中歌唱与装饰性的旋律、乐队配器的使用、协奏曲结构的创新等对后世音乐家产生了一定影响。协奏曲中的演奏技术多样而具有代表性,增加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技术难度。
  也许是淹没在19世纪初期大量其他著名的钢琴协奏曲中,抑或是约翰·菲尔德在音乐史中的昙花一现使得其钢琴协奏曲未受到重视,但笔者认为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音乐创作角度都不应忽视菲尔德协奏曲在其本人作品中的地位及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启蒙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