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郭璞注所见晋代方言的语言地理及其特征分析
【6h】

郭璞注所见晋代方言的语言地理及其特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郭璞的简介

1.1.1郭璞的生平

1.1.2郭璞所处的时代背景

1.2郭璞的作品介绍

1.3郭璞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3.1训诂学方面

1.3.2音韵学方面

1.3.3方言学方面

1.3.4词汇研究

1.3.5综合研究

1.4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4.1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1.4.2本文的研究方法

1.5体例说明

第二章 关于魏晋及魏晋以前中国古代方言地理的研究

2.1 先秦时期方言研究的概况

2.2 前人关于《方言》中汉代方言地理的研究

2.2.1 林语堂的分区方法

2.2.2 罗常培、周祖谟的分区方法

2.2.3 美国学者司礼义的分类

2.2.4 刘君惠、李恕豪等人的分类

2.3前人关于晋代方言地理的分类

2.3.1 郭璞注的特点

2.3.2 沈榕秋关于郭璞注中晋代方言地理的分类

2.3.3 萧黎明关于郭璞注中晋代方言地理的分类

2.3.4 李恕豪关于郭璞注中晋代方言地理的分类

第三章 本文对郭璞注中晋代方言地理的分类

3.1郭璞注中关于晋代方言地理的材料整理与描写

3.1.1郭璞注中非并举方言

3.1.2郭璞注中的并举方言

3.2晋代方言区的分类

第四章 郭璞注方言地理的特征分析

4.1郭璞注的词汇分析

4.1.1郭璞注中的名词

4.1.2郭璞注中的动词

4.1.3郭璞注中的形容词

4.1.4郭璞注中的代词

4.1.5郭璞注中的副词

4.2郭注方言词汇与现代方言词汇的对比研究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闻喜县人(今山西省闻喜县),东晋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郭璞身处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较之先秦、两汉,语言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是中国语言发展的过渡时期,词汇上单音节词逐渐向双音节词过渡,语音上出现四声等现象都体现了这一时期上承上古音,下启中古音的特点。因此,郭璞注也成为研究上古音和中古音以及它们之间继承与演变的重要的文献材料。
  本文以郭璞注为语料,研究郭璞注中晋代方言地理的相关内容。首先,本文将《方言》、《尔雅》、《山海经》以及《穆天子传》四本书中郭璞注的材料作了穷尽性的整理,并统计出其中关于方言地理信息的注释条目。然后对这些条目进行分析,参照前人的研究对晋代的方言进行分区、分类。在词汇的研究上,采用现代方言的研究方法将郭璞注中的词汇进行分类,通过对词汇的研究来了解从扬雄时期到郭璞时期语言词汇的发展情况以及晋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将郭璞注中的方言词汇与现代方言中的词汇进行对比,来了解晋代方言词与现代方言词的不同。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其中二、三、四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郭璞的生平,郭璞的主要作品,郭璞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前人关于古代方言地理的分区、分类研究。本章借鉴前人对古代方言地理分区、分类的研究,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古代方言的产生、发展情况,以及前人对晋代方言地理的研究。
  第三章,从郭璞注看晋代方言的语言地理。本章具体考证郭璞注中的地名、分析郭注中的方言情况,试拟划出晋代方言的地理分区、分类情况。
  第四章,郭璞注的方言词汇研究。本章以研究现代方言的方法来研究郭璞注。对郭璞注中的词汇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对比古今方言词汇的差异。
  第五章,结语。本章对全文做了回顾和总结,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