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生命科学体验基地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研究
【6h】

中学生命科学体验基地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体验基地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研究的意义

1.5研究方法

第2章 体验基地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体验基地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理论基础

2.3 埃德加·戴尔的经验塔理论

第3章 崇明县生命科学体验基地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基本模式

3.1 崇明县中学生命科学体验基地的类型与特征

3.2 崇明县中学生命科学体验基地的课程建设

3.3 体验基地的教学活动实施

3.4 体验基地的管理

3.5 体验基地的教学活动的评价机制

3.6 体验基地课程与教学活动开展的支持性环境建设

第4章 体验基地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调查研究----以崇明地区为例

4.1 调查内容的设计

4.2 调查与统计

4.3 调查结果分析

第5章 启示与思考

5.1 研究崇明地区生命科学体验基地的几点启示

5.2 对崇明当前地区生命科学体验基地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3]新课程改革明确了其在新时期对对校内外教学基地的作为一项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的重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越发觉得应该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人类发展和自身成长的历程。课程的实施单靠学校封闭式的教育并不能完全体现其价值,必须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结合,让学生走入真实的情境中,从能力和行为上实现课程建设的价值追求。
  “体验基地”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连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主要纽带,有其无可取代的地位,它能使学生在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科学知识,扩展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及素养。我们应尽可能地建设良好的校内外基地,为活动的开展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来满足课程实施的要求。但是通过对已有的文献检索及实际的课堂观察,研究发现体验学习在一线学校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现有的教学条件(课时数、软硬件环境等)不能满足学习的要求,实施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持,观念落后等等。[2]首先,不少学校不能正确理解基地课程的意义,基地在热闹一阵后归于静寂。其次,把基地活动仅仅当作学生休闲或者娱乐活动,看上去很热闹,实际上没有多大意义。第三,基地开设的课程缺乏层次性和创新性,缺乏吸引力和发展空间。目前各基地在课程建设方面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基地的课程建设与管理,切实做好基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更好地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实践和思考。
  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单介绍研究的源起和研究现状。第二部分论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即体验活动理论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三部分从上海市崇明地区体验基地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角度出发,对体验基地的课程与教学研究进行分析。首先简单分析了崇明县生命科学体验基地的类别与特征;第二,体验基地课程的建设;第三,体验基地的教学活动实施,分别举例分析总结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活动实施。第四,体验基地活动评价机制;第五,体验基地课程开发与教学活动开展的支持性环境的建设。第四部分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崇明县当前体验基地课程与教学活动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第五部分,首先总结崇明县生命科学体验基地课程与教学活动得到的启示,第二针对问卷调查结果提出几点反思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