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学品德教科书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整体设计与衔接研究
【6h】

中小学品德教科书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整体设计与衔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问题

1.2国内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1.3研究问题、目的、对象与方法

1.4理论基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第二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及内容

2.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

2.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2.3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发展

第三章品德教科书中心理健康教育六维目标横向分析

3.1宏观分析

3.2中观分析

3.3整体解读

第四章 “正确认识自己”的纵向衔接状况分析

4.1目标描述

4.2教科书分布描述

4.3教科书内容微观解读

4.4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整体评析

第五章 “亲子交往”的纵向衔接状况分析

5.1目标描述

5.2教科书分布描述

5.3教科书内容微观解读

5.4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整体评析

第六章“社会适应”的纵向衔接状况分析

6.1目标描述

6.2教科书分布描述

6.3教科书内容微观解读

6.4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整体评析

第七章 品德教科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存在问题及启示

7.1存在问题

7.2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

附件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展开▼

摘要

人们通常所说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较高的发展水平,即人在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时,能持久地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是诸多心理因素在良好态势下运作的综合表现。但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至今尚未有定论。
  1929年,美国第三次健康及保健的白宫会议对心理健康的解释是“在个体的心理功能活动尚未显露出明显心理障碍中所见的症状表现”。1948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是这样定义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到最佳的状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