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扎染”校本课程培养初中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6h】

基于“扎染”校本课程培养初中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研究和选题的背景

第二节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第三节 研究步骤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扎染”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扎染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扎染教学的调查

第二节关于加强初中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第四章 培养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扎染教学实验(第一轮:2013.9——2014.1)

第一节《扎染》教学实验的设计

第二节 《扎染》教学实施过程

第三节 《扎染》的教学评价

第五章 培养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装设计教学(第二轮:2014.2——2014.6)

第一节《时装设计》教学实验的设计

第二节《时装设计》教学实施的过程

第三节《时装设计》的教学评价

第六章 培养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汉服设计教学(第三轮:2014.9——2015.1)

第一节《汉服设计》教学实验的设计

第二节 《汉服设计》教学实施的过程

第三节《汉服设计》的教学评价

第七章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展开▼

摘要

扎染艺术及其传统服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工艺美术门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曾经在祖国的大地上广为流传。但是笔者通过文献、网络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经分析提出了问题:如今由于科技高度发展,历史上的战争,西方服饰文化的影响等,造成扎染及其传统服饰后继乏人,这个行业濒临失传的危险,导致扎染的教育教学严重缺失,尤其在新课改之前中小学美术课中几乎是空白,无法就此对学生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可喜的是,现今国家教育部非常重视培养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笔者早就积极响应,开发了扎染及其服装的校本课程,引导初中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培养他们多方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为此,笔者一连开展了三轮主题性教学实验,包括《扎染》,《时装设计》,《汉服设计》,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每个案例都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评价,《时装设计》和《汉服设计》还分为布贴服装效果图(平面)、布娃娃服装制作(立体)、扎染服装秀(动态)三部分,让学生在“做中学”,学的有趣有成效。
  笔者从三轮教学实验中充分挖掘出很多可用于教育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诸如: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学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悠久历史,产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态度;培养学生喜爱扎染及传统服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和鉴赏能力;赞叹创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染技法的勤劳智慧古代人民;连西方时装大师也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服饰文化的时装新品,我们引以为自豪;扎染服装秀三个主题是“中国红、丝绸之路、中华茶文化”,伴以民间丝竹音乐,向全校师生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饰,是我们汉族人的骄傲;…等等。
  在教学实验中,笔者充分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基本技能的学习。三轮教学实验还论证了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用单元化研究性学习方式,再辅以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和小组研究教学模式来继承学习扎染及其服装课程的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