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谋乐《德汉教程》研究
【6h】

谋乐《德汉教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述评

1.2.1 德国汉语教学史研究述评

1.2.2 谋乐及对其著述研究述评

1.3 理论、方法及文献来源

1.3.1 理论依据与方法

1.3.2 文献来源

第2章 谋乐与《德汉教程》考述

2.1 谋乐生平及其著述

2.1.1 生平履历

2.1.2 著述简介

2.2 成书与体例

2.2.1 成书背景

2.2.2 成书过程

2.2.3 编写体例与主要内容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德汉教程》语音系统分析

3.1 《德汉教程》拼音系统分析

3.1.1 声母系统

3.1.2 韵母系统

3.1.3 声调及山东方言音标注

3.1.4 符号“-”表分词功能

3.2 《德汉教程》拼音方案与当时拼音方案的比较

3.2.1 与“德国式”拼音方案的比较

3.2.2 与威妥玛拼音方案的比较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德汉教程》词汇教学分析

4.1 《德汉教程》词汇教学编排

4.1.1 生词量的统计与分析

4.1.2 词汇内容的侧重

4.2 《德汉教程》词汇教学方法

4.2.1 字本位

4.2.2 词汇聚合

4.2.3 附录拓展

4.3 《德汉教程》词汇教学特点

4.3.1 关注女性为主的教学对象

4.3.2 注重词汇中的文化学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德汉教程》语法教学分析

5.1 《德汉教程》语法点编排

5.1.1 语法点编教数量

5.1.2 语法点难易程度

5.2 《德汉教程》词类教学

5.2.1 《德汉教程》对词的分类

5.2.2 《德汉教程》重点词类教学分析

5.3 《德汉教程》句法教学

5.3.1 比较句教学

5.3.2 “把”字句教学

5.3.3 疑问句教学

5.3.4 祈使句教学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对《德汉教程》的基本评价

6.1 《德汉教程》的价值

6.2 《德汉教程》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德汉教程》(Deutsch-Chinesische Unterrichtsstunden,Kurzgefasste Anleitungzur Erlernung der Anfangsgründe der Chinesischen Sprache),德占青岛时期胶澳总督府翻译官谋乐(Friedrich Wilhelm Mohr,1881-1936)所编初级汉语教材,1914年由Adolf Haupt赞助印刷并出版于青岛。教学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本文首次对该书的作者谋乐、成书背景、教学内容进行专题研究,重点分析其语音、词汇及语法教学,探讨其教学方式与特点。全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为绪论。说明选题意义,厘清德国汉语教学的历史与现状;介绍论文采用的理论、方法及文献来源。
  第二章考述谋乐的生平与著述、成书过程与背景及《德汉教程》的编排体例。《德汉教程》是德国国内汉语学习专业化与中国境内汉语教学现实需要的产物。从适用对象、教学目的与编写体例等方面来看,可将其定位为一本初级汉语口语教材。
  第三章分析《德汉教程》语音教学。该书基于德语发音习惯,继承与发展“德国式”拼音方案及威妥玛拼音方案而成“谋乐式”拼音方案。本文分析其声母、韵母系统,同时对比几种较有影响力的汉语拼音方案,探明“谋乐式”拼音方案的特点。
  第四章分析《德汉教程》词汇教学。该书词汇选取讲求实用,贴近生活;关注女性为主的教学对象;注重在词汇中贯穿文化学习,体现出地方特色与时代特点;强调词汇积累,巧用附录拓展学习;词汇讲解详实精深,字本位占主导,辅以词汇聚合。
  第五章探究《德汉教程》语法教学。该书语法项目符合初级学习需要,难度以甲、乙两级为主,注重语法的实用功能。仰赖德语语法框架,利用德汉对译的方式进行话法讲解。重视词类教学、注重知识点的连贯性,用例丰富,语料真实生动。
  第六章为总结章。对该书的优点及不足进行基本评价。该书编排体例清晰,难易度适中;教学重点突出,针对学习者需要;注重文化学习,结合时代热点与地区特点;但练习不足,过分依赖德语翻译,未标注词性,词汇量分布差异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