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语言象似性的英语一般过去时教学研究
【6h】

基于语言象似性的英语一般过去时教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问题

1.4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象似性的定义

2.2 象似性的分类

2.3 象似性研究的历史

2.4 语言象似性的理论基础

2.5 研究及其应用

2.5.1 国外语言学者的研究

2.5.2 我国语言学者的研究

2.5.3 语言象似性研究的应用

2.6 一般过去时态概念的教学研究综述

3.1.1 实验目的

3.1.2 实验对象

3.1.3 实验设计与步骤

3.1.4 实验材料

3.2 数据收集

4.1 数据分析

4.2 象似观是否有利于学生对过去时态的理解?

4.3 象似观的教学是否有助于对一般过去时态的运用?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象似性是相对于语言任意性的另一个语言特征,它揭示了语言结构与人类经验结构两者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象似性理论提出语符形式与其表指意义之间存在对应象似的关系。这些对应象似关系是基于人类的经验和认知基础上的,是形成人类语言的根源之一。
  至今为止,象似性理论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丰富的实例资料和比较系统的理论。这些为教师从语言的认知角度解释英语中的各种语法规则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可以使语言学习者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形成这些语言规则的认知原理。教师若能够将事物的大致性质和规律结合人类的经验和认知方式,并对它们与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描述,便可使学习者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从而提高语言能力和运用水平。
  目前国内外学者不仅从象似性的视角研究语言和文学,而且对象似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作者基于象似性理论的语言教学研究是对英语语言教学的探索性实证研究,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英语一般过去时态概念。
  本研究是以江苏省常州市某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运用语言象似性理论,以一般过去时概念教学为例的实证研究。首先对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对应关系做图示解释,介绍一般过去时动词的基本后缀形式“-ed”对应的“过去的时空、状态、行为和事实”的基本概念,并运用这一“形-意”对应关系来解释一般过去时的多种基本用法。
  本文作者希望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这种基于语言象似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法现象和语言规则。本研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使用前后测,对实验班实施一个月的教学实验。本论文报告并分析了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一般过去时基本概念方面的学习成绩和变化。
  基于本研究结果,笔者试图从语言象似性特征角度得出一些英语语法教学方法的启示,也希望能有助于英语教师运用更有效的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外语语言的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