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端午节罗店划龙船习俗:非遗传承与文化认同
【6h】

端午节罗店划龙船习俗:非遗传承与文化认同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端午节罗店划龙船习俗的历史之源

第一节罗店镇的基本概况

第二节罗店划龙船习俗的历史脉络

第三节罗店划龙船习俗的心理渊源

第二章罗店划龙船习俗的当代重生之路

第一节节庆类非遗:传统节日的官方保护手段

第二节罗店划龙船习俗的非遗保护机制

第三节罗店划龙船习俗的作用与功能

第三章端午节罗店划龙船习俗的保护之困

第一节迷信与俗信之间的观念误解

第二节全球与地方之间的历史博弈

第三节传统与创新之间的时代矛盾

第四节政府与民间之间的力量失衡

第四章端午节罗店划龙船习俗的传承之策

第一节以金罗店故事重构端午节信仰

第二节以赋权式教育守护城市地方性

第三节以创造性转化助推生活化发展

第四节以非正式空间激活公众性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端午节罗店划龙船习俗:非遗传承与文化认同”为主题。从该习俗的历史脉络、心理渊源、在当代重生的制度安排、非遗保护机制、都市特征,以及传承困境与策略等方面,论述上海当代都市文化环境中,罗店划龙船习俗作为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发展特色。 论文将罗店划龙船习俗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成四个阶段:创始阶段、鼎盛时期、跌宕时期、重生阶段,并探索了该习俗的心理渊源,归纳为图腾崇拜、禳灾祈福、祭祀先人这三方面的因素。如今,罗店划龙船习俗在当代重生的制度安排主要体现在传统节日民俗演变成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国际和国内的双重背景下产生的。为了应对全球化和现代化导致的文化趋同,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建立在国际上的国家话语权,官方采用了“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理念对传统节日及民俗进行相关保护。 罗店划龙船习俗作为罗店地区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在当代的社会经济及都市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具有不同以往的都市特征和时代价值。罗店划龙船习俗具有三方面的作用与功能:激发集体欢腾,促进社会交往;重塑文化身份,强化集体认同;构建场所精神,存续乡愁记忆。从2005年起,罗店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机制越来越趋于完善,主要呈现政府主导、百姓参与、专家指导、社会支持的模式,罗店划龙船习俗的保护工作基本上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当地居民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反响。 罗店划龙船习俗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境:迷信与俗信之间的观念误解、全球与地方之间的历史博弈、传统与创新之间的时代矛盾、政府与民间之间的力量失衡。未来,罗店划龙船习俗可以有以下四方面的发展路径和策略:以金罗店故事重构端午节信仰、以赋权式教育守护城市地方性、以创造性转化助推生活化发展、以非正式空间激活公众性参与,从而为罗店划龙船习俗及其他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提供有据可依的参考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