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代生理学在中国:1851~1926
【6h】

近代生理学在中国:1851~1926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附表目录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绪论

第一章生理学著作:精英层的交流与传播

1书籍概况

2甲午之前的生理学著作

2.1《全体新论》:开山之作

2.2其它著作

2.3甲午之前生理学著作的特点

3《体功学》:走向成熟的过渡

4来自日本的《生理》

5小结

5.1我国早期生理学著作的发展过程

5.2关于实验

5.3欧美、日本的著作影响之比较

5.4早期生理学著作的影响

第二章报刊:走向大众

1专业报刊

1.1西方传教士所办的医学期刊——《博医会报》

1.2中国人所办的医学期刊

1.3小结

2综合报刊

2.1传教士所办的报刊

2.2出版于日本的报刊

2.3中国知识分子所办的报刊

2.4特点分析

3小结

第三章学校教育:生理学人才的培养

1早期的人才培养

2教会医学校

2.1北京协和医科大学

2.2广州夏葛女子医学校

2.3济南协和医学院

2.4湖南湘雅医学院

2.5圣约翰大学医学院

2.6华西医科大学

2.7教材问题

3国人自办的生理学教育

3.1京师同文馆

3.2天津总督医院附属医学校

3.3军医学校

3.4京师大学堂医学馆

3.5普及教育

4留学生教育

4.1欧美留学生

4.2留日学生

5结论

5.1早期我国本土生理学教育的特点

5.2早期我国留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

第四章是中国生理,抑是外国生理

1中医的生理学

1.1近代以前的中医生理学

1.2王清任:《医林改错》

2当中医遇上西医

2.1早期中医对西方生理学的态度

2.2甲午以后中国医学界医对西方生理学的态度

3近代中医教育对生理学的接纳和吸收

3.1近代以前的中医教育

3.2近代的中医教育概况

3.3近代中医学校中的生理学教育

4结论

第五章我国早期生理学名词的翻译及演变

1早期生理学名词的翻译

2生理学名词的统一工作

2.1博医会关于生理学名词的讨论

2.2医学名词审查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对生理学名词的统一

3我国早期生理学名词的演变

第六章结语

1主要结论

1.1近代生理学在我国的建立过程

1.2日本和欧美的影响之比较

1.3我国早期生理学名词的翻译和演变

2后继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和参加的学术活动

展开▼

摘要

1851~1926年,是生理学在我国开始传播的最早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我国的生理学经历了从落地到生根的发展过程. 本文主要从著作、报刊、学校教育、国人的态度以及名词这五个方面入手,对生理学在我国的建立过程进行了探讨. 首先,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早期出版的几本代表性的著作,探讨了我国早期生理学著作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全体新论》、《省身指掌》、《身理启蒙》、《体功学》以及《生理》的介绍和分析,发现,甲午战争之前我国的生理学著作从内容上而言有五个共同点.而甲午之后出版的《体功学》,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比前一时期的著作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本书实际上是一本中国生理学著作从开创阶段到成熟阶段的过渡性著作.它对于后来的中国生理学著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我国的生理学著作的成长轨迹是从创始阶段(《全体新论》、《省身指掌》等),,到过渡时期(《体功学》),再到后来中国人自己编撰的教材. 本文还通过分析比较《体功学》、《生理》和蔡翘的《生理学》,探讨了日本和欧美的著作对我国生理学著作的影响.发现我国的著作受到了来自日本和欧美两方面的影响.日本的影响偏重于形式方面,而欧美的影响则更多的体现在内容方面. 另外,本文分析了当时的一些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对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看法.发现,早期的这些著作,使得我国的医学学生和研究者以及部分知识分子(统称

著录项

  • 作者

    袁媛;

  •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学科 物理学(物理学史)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江晓原;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Q4-4;
  • 关键词

    近代生理学; 教育传播; 传播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