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RI 3.0三维血管成像对股骨颈骨折后局部血供的临床研究
【6h】

MRI 3.0三维血管成像对股骨颈骨折后局部血供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利用新的MRI3.0三维血管成像技术,通过对股骨颈囊内骨折患者的预后比较准确的判断,选择一个合适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1.实验研究:2年内(2005年-2006年)共选择股骨颈囊内骨折患者11人(平均年龄55.1岁,41-80岁),其中女性8人(平均年龄60.2岁,52-80岁),男性3人(平均年龄46.7岁,41-57岁)。其中Garden II患者6人,Garden III患者3人,Garden IV患者2人。对所有患者都进行股骨颈周围血管的MRI3.0三维血管成像检查,静脉注入造影剂马根维显20ml,采用3D-TOF法及动脉血质子自旋标记技术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根据MRI成像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组以旋股内侧动脉的情况为标准,共分为二组:A组:旋股内侧动脉损伤严重;B组:旋股内侧动脉或分支完好或部分断裂。 2.临床应用:根据MRI成像结果,考虑股骨颈周围血供的解剖情况,以及旋股内侧动脉对股骨头血供的重要性,对A组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对B组患者行空心钉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2年。 结果:1.实验研究:A组:旋股内侧动脉损伤严重患者共3人;B组:旋股内侧动脉或分支完好或部分断裂患者共8人。A组中Garden III患者1人,Garden IV患者2人。B组中Garden II患者6人,Garden III患者2人,这就说明了Garden III患者的股骨颈周围血管不一定会受到严重破坏,这类患者我们选择空心钉内固定术,从而就给予了患者保留自体股骨头的机会,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 2.临床应用:经过1-2年的随访(B组,共8名患者),发现B组中有1名患者在术后1年后自觉患侧髋关节不适,X线随访摄片有早期股骨头坏死改变。其余7名患者随访至今患侧髋关节无任何不适,X线摄片也未见股骨头有坏死症兆。 结论:MRI3.0三维血管成像技术,能够很好地对股骨颈周围2、3级血管清晰成像,对股骨颈囊内骨折患者的预后能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从而能选择一个合适的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对传统Garden分型决定手术方案的模式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