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球治理视野中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研究
【6h】

全球治理视野中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导论

1.1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1.1.1问题的提出

1.1.2研究意义

1.2选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2.1研究现状述评

1.2.2对于本研究的启示

1.3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整体框架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内容

1.3.3研究问题

1.3.4研究框架

1.3.5研究创新

1.4本文的研究方法

1.4.1方法论简评

1.4.2具体研究方法

2.全球治理与信息革命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影响

2.1研究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几个国际关系理论视角

2.1.1多元主义(Pluralism):压力集团和利益代表

2.1.2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参与政治进程的个体行为体

2.1.3集体社会行动(Collective Action):作为转型中介的社会运动

2.1.4跨国倡议网络(Transnational Advocacy Network):信息和劝服

2.2全球治理的学术争论

2.3全球治理:结构、过程与理论分析框架

2.3.1“全球治理”:一种结构

2.3.2“全球治理”:一种过程

2.3.3“全球治理”:一种分析框架

2.4全球治理:信息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意义

2.4.1一个新的转向与旧有的日程

2.4.2信息的影响力及其限度

2.4.3互联网络与信息工具

2.4.4信息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意义

3.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3.1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蓬勃发展

3.1.1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影响力及其限度

3.1.2非政府组织的界定

3.1.3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界定

3.1.4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及其分类

3.2全球多元治理结构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3.2.1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3.2.2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为“全球治理”客观性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3.3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3.3.1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比较优势

3.3.2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活动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3.3.3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4.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活动工具与策略

4.1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信息工具

4.1.1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信息工具

4.1.2信息非政府组织与全球治理

4.2地球之友和臭氧层破坏问题

4.2.1地球之友概况与臭氧层问题

4.2.2政府的责任及其与工业界的关系

4.2.3地方的就是全球的:公民和消费者的责任

4.2.4地球之友的信息工具

4.2.5地球之友在不同国度活动的考察

4.3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两种策略:内部人策略与局外人策略

4.3.1不同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不同的策略、资源和目标

4.3.2气候谈判中的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

4.4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京都议定书》中的三个机制

4.4.1参与谈判及代表权

4.4.2遵约机制的创立

4.4.3《京都议定书》中的三个机制:汇的规则、灵活性机制与遵约机制

4.4.4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影响

4.4.5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加强气候演化的机会

4.4.6简单的小结

5.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实践考察:地方治理的视角

5.1地方治理中的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

5.1.1地方治理的基本要义

5.1.2地方政府与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

5.2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中国

5.2.1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

5.2.2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所发挥的作用

5.3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活动方式

5.4简单的小结

6.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为研究单元,以全球治理理论和信息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从微观层次研究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及其如何发挥作用,以期从宏观层次上说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对当代国际关系实践和理论的影响以及全球治理的价值和发展趋势。 目前,学界对全球治理的理论建构尚处于争论之中,概而言之,对全球治理的理解有肯定和否定两派之分。本文通过对这两派理论观点的争论要点的比较,厘清全球治理的理论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将全球治理界定为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一个多行为体参与互动的过程和一个重要的理论分析框架。由此,将国际非政府组织纳入全球治理的研究视野。全球治理以国际制度为基础、以应对全球性问题为导向,倡导从超越地方、国家乃至地区治理的多层次、网络化的治理结构并以此来解决全球性公共问题,而正是这样的全球治理结构为理解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视角。在本文中,主要从全球和地方两个层次的治理来研究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活动。 国际非政府组织缺乏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强制力量,也没有跨国公司拥有的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物质资源,却在全球治理的各个层次上发挥着作用,如何来解读这一现象?本文尝试从信息的视角来解读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及其影响。信息革命特别是因特网的发展使许多原先处于边缘位置的团体具备了挑战现状的能力。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容易,从而使可获得信息的数量大大增加。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非政府组织获得了新的资源以及政治活动的空间。国际非政府组织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提取、分析、解释等方式提供给专门机构,能够帮助国家处理伴随着全球化正在大量出现的信息流,向决策者提供能够被便捷使用的信息,使国家能应对伴随着全球化大量出现的信息流的影响。因此说,国际非政府组织把信息作为一个重要手段来影响国家行为。 在全球治理理论和信息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从多层治理结构中的全球和地方两个层面来分析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如何发挥作用。首先,在全球层次上,尝试从信息的视角来解读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缺乏传统权力(军事和经济力量)的情况下如何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参与国际制度的安排,缓解世界在政治上的分裂状态(民族国家或主权国家国际关系体系)和生态上的整体性(不论那个国家的居民都生活在一个地球之上)之间的矛盾,从而有效地推动全球治理。 简要说来,可以总结为“一个工具,两种策略”。“一个工具”就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借助信息工具影响全球治理。国际非政府组织就相关政策抉择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向决策者提供可信的、新颖的信息,影响国家决策者的投票表决策略,从而影响国家的外交决策和国际制度的安排,最终影响全球治理。结合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地球之友”在保护臭氧层的活动的案例来检验这一分析。“两种策略”就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借助信息工具时采用的“内部人”和“局外人”策略。“内部人”策略是通过提供政策解决方案和专家建议,与谈判者合作来获得影响力。“局外人”策略是通过游行、抗议、集会、联合抵制等方式,向谈判者、政府和目标团体施压以影响政治结果。结合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京都议定书》的三个机制中制定过程中的活动的案例来检验这一分析。 其次,在地方层次上,坚持从信息的视角来解读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如何来参与地方治理的。治理本质上是地方性的。也就是说在全球、跨国区域组织乃至国家及政府层次上做出的政治决策,常常需要在民族国家内的各级次国家政府组织及地方公众中获得广泛的政治认同和一致,才能协力解决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地方层次上的活动主要是运用信息工具监督国际制度的有效实施。通过收集、分发、公布有关遵守和破坏国际制度的新颖、可信度高的信息,造成舆论压力,影响地方政府的公共决策,与地方政府形成互动而影响地方层次上的治理。此外,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还通过提供资金、项目和培训方式与地方政府进行合作、交流,在功能上形成互补关系而参与和影响地方治理。以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活动来检验上述分析。 本文的导论部分简要的描述了论文的技术信息。正文部分包括第2-5章。首先梳理相关理论的发展脉络,厘清相关概念涵义,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然后从全球治理的两个层次切入,分析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如何发挥作用。结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作简要总结之后,提出一些既带有某些总结性又具有提问性的看法。

著录项

  • 作者

    甘锋;

  •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区域与战略管理)-国际关系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叶江;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其他;
  • 关键词

    国际环境; 非政府组织; 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