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眼球表面温度与蒸发过强型干眼的关系
【6h】

眼球表面温度与蒸发过强型干眼的关系

代理获取

摘要

第一部分: 目的:研究眼球表面不同区域的温度差异及其随时间的改变。 方法:分别收集34例(68只眼)的颞侧球结膜区、角膜区和鼻侧球结膜区在瞬目后即刻(T0)和瞬目睁眼后5秒(T5)的表面温度。 结果:颞侧球结膜区和鼻侧球结膜区在T0和T5这两个时间点的表面温度有显著差异(P<0.01)。鼻侧球结膜区平均温度较高。同一部位T0和T5的表面温度也有显著差异(P<0.01)。眼球表面各区域之间的温度下降幅度没有差异(P>0.05)。 结论:眼球表面不同部位的温度有所不同。同时,随着睁眼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第二部分: 目的:探究影响眼球表面温度的因素。 方法:将257例(405只眼)随机分入四个不同的环境条件组,Ⅰ组温度20℃ 湿度45%,Ⅱ组温度20℃湿度60%,Ⅲ组温度25℃湿度60%,Ⅳ组温度25℃湿度70%。测量瞬目后即刻的角膜表面温度、前额中部体表温度和中央角膜厚度。 结果:眼球表面温度与体表温度呈正相关(r=0.89),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r=0.75),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r=0.60),与中央角膜厚度呈负相关(r=-0.62)。体表温度、环境温度、中央角膜厚度和相对湿度都是眼球表面温度的影响因素(F=537.46,P<0.01)。 结论:体表温度、环境温度、中央角膜厚度和相对湿度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眼球表面温度产生影响。 第三部分: 目的:分析眼球表面温度和蒸发过强型干眼的关系。 方法:对泪液分泌量正常的257例(405只眼)行干眼检查,按结果分为干眼阳性和干眼阴性组,随后再随机分入四个不同的环境条件组。Ⅰ组温度20℃湿度45%(阳性50只眼,阴性49只眼),Ⅱ组温度20℃湿度60%(阳性49只眼,阴性50只眼),Ⅲ组温度25℃湿度60%(阳性55只眼,阴性48只眼),Ⅳ组温度25℃湿度70%(阳性51只眼,阴性53只眼)。阳性组进一步按干眼严重程度分级。测量瞬目后即刻角膜表面温度。 结果:各种环境条件下阳性组与阴性组眼球表面温度均有差异(P<0.05)。温度20℃湿度60%时,重度干眼者的眼球表面温度与轻度和中度干眼者有显著差异(P<0.01)。温度25℃湿度60%时,轻度与中度干眼者的眼球表面温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余环境条件下不同程度的干眼者的眼球表面温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蒸发过强型干眼者眼球表面温度高于干眼阴性者。但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严重程度的干眼者的眼球表面温度差异结果不一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