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位自生7715D钛基复合材料等轴与层片组织力学性能研究
【6h】

原位自生7715D钛基复合材料等轴与层片组织力学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

1.2.1 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2.2 钛基体的选择

1.2.3 增强体的选择

1.3 钛基复合材料的热加工及热处理

1.3.1 热加工及热处理对TMCs基体组织的影响

1.3.2 热加工及热处理对TMCs基体性能的影响

1.4 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的微结构

1.5 原位自生TMCs的力学性能

1.5.1 原位自生TMCs的室温、高温拉伸行为

1.5.2 原位自生TMCs的室温、高温拉伸行为

1.6 本研究工作的内容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材料的制备与微观组织

2.1 引言

2.2 材料制备

2.2.1 原位反应体系及成分设计

2.2.2 复合材料的熔炼

2.3 复合材料的β转变温度的确定

2.3.1 金相法测定相变点实验方法及原理

2.3.2 多元增强7715D TMCs的相变点

2.4 钛基复合材料的热加工与热处理

2.5 钛基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表征

2.5.1 实验方法

2.5.2 实验结果及讨论

2.6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3 7715D钛基复合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及强化规律

3.3.1 室温硬度

3.3.2 室温拉伸性能

3.3.3 热处理对TMCs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3.3.4 TMCs室温拉伸断裂机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高温拉伸测试

4.2.2 高温蠕变测试

4.2.3 扫描电子显微镜

4.2.4 透射电子显微镜

4.3 实验结果

4.3.1 等轴、层片组织的高温拉伸性能

4.3.2 应变速率对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

4.3.3 等轴、层片组织的高温蠕变性能

4.4 TMCs断裂微结构表征

4.4.1 不同应变速率下TMCs的断口

4.4.2 TMCs沿高温拉伸方向的微结构

4.4.3 稳态蠕变微结构

4.5 TMCs高温拉伸断裂机理

4.5.1 温度、应变速率对TiB承载效果的影响

4.5.2 其他影响复合材料高温拉伸的因素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材料的热稳定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热暴露后室温拉伸性能

5.3.2 热暴露前后X射线衍射分析

5.3.3 热暴露后室温拉伸断口

5.3.4 微观机理讨论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全文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具有高比强、高比模的钛基复合材料,尤其是耐高温的钛基复合材料,有望成为最具潜力的新一代航空航天用轻质高温结构材料。利用原位自生技术制备的颗粒或短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避免了外加增强体的污染和熔铸过程中陶瓷颗粒与基体合金润湿性导致的问题,不仅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而且制得的钛基复合材料增强体与基体界面规整结合良好,从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颗粒或短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除了与添加粒子的性质、尺寸、体积分数、粒子间距以及粒子与基体间的界面状态等因素有关之外,基体的组织状态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钛合金基体蠕变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室温塑性等性能的最优化往往难以兼得,复合材料中增强体的加入往往会对基体的组织结构产生较大的改变,因而希望通过控制复合材料增强体的种类、含量以及相应的热加工热处理工艺等因素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钛合金高温蠕变与室温塑性难以兼容的矛盾,实现较好的综合性能。关于对比复合材料等轴组织与层片组织综合性能(室温拉伸、高温拉伸、高温蠕变与热稳定性等性能)的研究,目前仍较少。如何通过对基体组织状态的控制,使得在基体同增强体协调作用过程中,二者的优势互补,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因而研究热加工热处理工艺、增强体种类及含量、力学环境等综合因素对复合材料等轴与层片组织形貌的影响,以及其对性能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利用钛合金生产所用的真空电弧炉熔炼技术,通过热加工原位合成了TiB、TiC和La2O3三种不同含量的7715D钛基复合材料(TMCs),即TMC1(0.39vol%TiB+0.11vol% La2O3)、TMC2(1.42vol%TiB+0.4vol% La2O3)和TMC3(3.09vol%TiB+1.21vol%TiC+0.4vol% La2O3)。分别选择在β相区与α+β相区退火,获得层片和等轴两种组织。初步探索了热加工及热处理工艺下不同基体组织对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等轴与层片两种基体组织对增强体增强效果的影响。实验测试了7715D钛基复合材料(TMCs)三种成分,即TMC1、TMC2和TMC3的等轴与层片两种组织状态的室温力学性能、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复合材料高温拉伸性能,蠕变性能以及热稳定性,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对其物相、微观组织、增强体TiB及TiC的微结构等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希望为今后实现钛基复合材料组织和综合性能的进一步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金相法测得了TMC1、TMC2和TMC3的β转变温度,经1050℃热锻,1000℃热轧后分别进行了热处理制度HT1(980℃固溶1小时570℃时效3小时)和热处理制度HT2(β转变点温度以上20℃固溶1小时570℃时效3小时)两种处理,观察了TMC1、TMC2和TMC3的微观组织形貌。得出经HT1处理后,TMCs均获得等轴组织,经HT2处理后,TMCs均获得层片组织。钛基复合材料的短纤维增强体沿加工方向形成了定向排布,增强体分布均匀,TiB大部分呈针状,TiC则为颗粒状,而La2O3主要为纳米级的细小颗粒,弥散的分布在基体中,增强体与基体之间没有明显界面反应。增强体体积分数的增加,使得β转变温度升高,而C元素的添加使其提高尤为显著。β转变温度的升高,使得α+β两相区扩大,使得同一热加工制度下,β转变温度高的TMC3组织中α相体积分数显著增加。并且在同样的冷却速率下,TMC3层片组织的α片变宽。
  (2)研究了TMC1、TMC2和TMC3等轴与层片组织室温拉伸性能,得出随着增强体含量的增多,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明显提高。主要来源于TiB短纤维的承载和TiC、La2O3颗粒弥散强化。TiB增强体含量的增加在提高强度的同时并不一定意味着塑性的降低,这主要取决于TiB晶须熔炼及加工过程中的初始显微缺陷程度,适当的显微缺陷对良好塑性的获得是有利的。C元素的加入引起的β相变点提高,使复合材料的α相比例提高,进而会显著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但却相应导致塑性的严重丧失。与钛合金粗大层片组织塑性低于等轴组织不同,增强体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层片组织往往较为细小,加上层片组织对裂纹有更好阻碍效果使得复合材料的层片组织保持有良好的塑性。
  (3)研究了TMC1、TMC2和TMC3等轴与层片组织高温拉伸以及高温蠕变性能,得出增强体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复合材料高温拉伸性能的提高。增强体有利于改善等轴组织的蠕变性能,而层片组织的蠕变性能除了与增强体含量有关外,也受α片宽度的影响,α片宽度小的层片组织有利于获得良好的蠕变性能。高温拉伸时,TMCs对10-4/s-10-3/s之间应变速率的变化较为敏感,应变速率的降低,使得高温抗拉强度降低,断裂延伸率提高,而室温塑性较差的TMC3在10-4/s时也获得了极高的断裂延伸率。温度上升、应变速率降低,使得短纤维的临界长径比提高,低于临界长径比的TiB短纤维在高温拉伸时容易界面脱粘。对于脱粘处的孔洞或裂纹,层片组织比等轴组织更好的阻碍其扩展,因而表现出更好的高温力学性能。
  (4)研究TMC2在550℃-650℃热稳定性能发现,在550℃热暴露120小时后室温塑性未损失,在600℃热暴露后室温塑性有明显降低,而650℃热暴露后塑性又有所回升。引起600℃热暴露后室温降低的主要因素是硬质颗粒相在边界附近的大量析出,该硬质相在650℃时又发生了较多的重新固溶。与等轴组织相比,600℃热暴露后层片组织的损失更加严重,主要是层片组织边界较多,硬质颗粒使其脆化更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