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个案研究
【6h】

我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精英教育的必要性

1.1.2 精英教育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历史的演进

1.2 研究意义

1.2.1 精英教育有助于多样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维护

1.2.2 精英教育有利于对优秀学生因材施教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精英的概念

1.3.2 精英教育的概念与辨析

1.3.3 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1.4 精英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基础

1.5 理论基础

1.5.1 心理学基础—智力理论和特殊教育理论

1.5.2 精英理论

1.6 文献述评

1.6.1 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1.6.2 实现精英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

第二章 研究的设计

2.1 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2.1.1 研究的目的

2.1.2 研究的问题

2.2 研究的整体框架

2.2.1 价值理念层面

2.2.2 制度政策层面

2.2.3 课程设置层面

2.2.4 教学科研层面

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2.5 研究的实施

2.5.1 学校选样

2.5.2 访谈选择

2.5.3 问卷选择

第三章 “2+X”精英人才班级培养模式研究

3.1 “2+X”班级模式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联读班为例

3.1.1 问卷基本情况

3.1.2 价值理念层面

3.1.3 制度政策层面

3.1.4 课程设置层面

3.1.5 教学科研层面

3.2 结论与建议

3.2.1 优势与成功之处

3.2.2 建议与改进之处

第四章 “3+X”精英人才学院模式及其他模式研究

4.1 “3+X”学院模式研究—以西北工业大学教育实验学院为例

4.1.1 问卷基本情况

4.1.2 价值理念层面

4.1.3 制度政策层面

4.1.4 教学科研层面

4.1.5 课程设置层面

4.2 结论与建议

4.2.1 优势与成功之处

4.2.2 建议与改进之处

4.3 其他模式概况

4.3.1 “4+1+1”校企联合模式

4.3.2 “1+3”著名高校联合培养

第五章 基于两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思考

5.1 追寻“2+X”和“3+X”之异同

5.1.1 生源:优异中的差异

5.1.2 重基础的“通识教育”

5.1.3 基础教育的时间跨度

5.2 探寻导师制与学生科研能力培养

5.2.1 导师制之痛

5.2.2 探寻精英人才之科研能力培养

5.3 3996和9396背后的原

5.3.1 本硕连读面对的挑战

5.3.2 对实施精英教育的学校资质的思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2009年,各校相继启动了形式不一的精英人才教学改革项目,教育部也将在2010年开展一项旨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目前我国精英人才培养领域主要的模式是哪几种?培养现状如何?学生对目前的培养模式如何评价?这是本研究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首先梳理了精英教育的历史变迁,提出了精英教育存在的理论基础,继而进行了文献整合。在研究设计上,注重从价值理念、制度政策、课程设置、教学科研四个方面以访谈法和调查法为主对精英教育模式进行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上海交通大学联读班实施“2+X”班级模式,在扎实的数理基础课程、优秀的师资、高质量的生源、较高的保研率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但是面临着导师制未实施、课程导向太强、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学生对联合办学与导师制、学分制与导师制、学分制与联合办学间的评价在0.05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西北工业大学教育实验学院教改班实行“3+X”学院模式,在淘汰机制、本硕连读机制、基础课程设置、优秀师资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也面临着导师制实施程度不够、学生科研参与率和课外活动参与率较低、本硕连读机制连贯不彻底等困境。根据研究结果,本论文认为:精英教育的存在是必要的,目前国内的精英教育模式比较适合在少数几所重点高校内开展,能够得到强有力贯彻实施的制度政策是精英教育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在实施精英教育的过程中,高校面临着如何保持其“精英教育”的精英性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