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浆D二聚体在颅脑创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6h】

血浆D二聚体在颅脑创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颅脑创伤患者D-dimer 变化特点

不同分组颅脑创伤患者D-dimer变化特点

D-dimer在预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D-dimer监测对于临床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综述)创伤性脑损伤后凝血功能指标改变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静脉血D二聚体(D-dimer)变化规律,其在颅脑创伤中的意义及对预后的评测价值。
   研究方法:自20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集收治入院创伤性颅脑外伤患者。
   入选标准:1.年龄≥16岁;2.伤后6小时内至院就诊;3.入院首次头部CT有异常表现或有明显头部损伤。
   排除标准:1.伴有身体其他部位明显损伤;2.入院前有长期服用抗凝血药物史或本身伴有凝血功能不全疾病;3.患有严重其他疾病,预后不良患者;伤后至医院就诊时间超过6小时;4.入院前因呼吸心跳骤停而行心肺复苏患者;5.患有重型肝肾疾病,肝肾衰竭患者;6.有失血性休克、DIC表现者。
   所有入院患者即刻给予颅脑CT检查,同时进行GCS评分并记录,同时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入院时D-dimer值及常规凝血指标。
   所有患者入院后第1、3、7天复查颅脑CT,伤后第1、3、7天临晨通过采集外周静脉血再次检测D-dimer及其他凝血指标。患者预后分析采用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
   结果:
   一般资料:
   最终有40例患者入选,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6±16.3岁,年龄分布为15岁—76岁(中位年龄45.5 岁)。患者伤后至院时间1—6小时,平均时间为3.38±1.46小时。所有患者中,车祸伤20例,摔伤9例,高空坠落伤6例,暴力击打伤3例,重物砸伤1例,爆炸冲击伤1例。根据入院即刻颅脑CT诊断分类: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19例,脑挫裂伤(不伴明显颅内血肿)10例,单纯硬脑膜外血肿5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颅内无明显异常病变者3例,弥漫性轴索损伤2例。根据入院时GCS评分,GCS3-5分5例,GCS6-8分8例,GCS9-12分5例,GCS13-15分22例。
   1.大部分患者(35/40,87.5%)入院时D-dimer达到最高值,伤后第1、3天D-dimer聚体滴度逐渐下降。
   2.入院时GCS评分与血浆D-dimer之间无相关性。
   3.入院时GCS评分与伤后半年GOS正相关,r=0.7357(P<0.05)。
   4.入院时D-dimer值与伤后半年GOS负相关,r=-0.6625(P<0.05)。
   5.伤后3天内的D-dimer值与伤后半年GOS负相关(入院时、伤后第1天、伤后第3天D-dimer之和),r=-0.6801(P<0.05)。
   6.在TBI患者不同诊断(根据入院时头颅CT)间入院时D-dimer差异明显(P<0.05)。
   结论:
   1.D-dimer在预测TBI 患者伤后半年良好预后有较高价值(AUC=0.8759)。
   (1).入院时D-dimer≤3.2mg/L,伤后半年预后良好(GOS4-5)。
   (2).5.6mg/L >入院时D-dimer >3.2mg/L且伤后第1天D-dimer下降≥40%,则患者伤后半年预后良好(GOS4-5);伤后第1天D-dimer下降<40%或升高,则患者伤后半年预后不良(GOS1-3)。
   (3).入院时D-dimer ≥ 5.6mg/L, 患者伤后半年预后不良(GOS1-3)。灵敏度=100%,特异度=75%,阳性预测值=85.71%,阴性预测值=100%。
   2.入院时D-dimer在判断排除脑挫裂伤方面有一定价值,入院时D-dimer≥3.18mg/L时可以肯定存在脑挫裂伤。伤后D-dimer滴度持续增高或伤后第1日D-dimer下降<40%,有极大可能性伴有脑挫裂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