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域造船的管理模式研究
【6h】

区域造船的管理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区域造船管理模式的基本理论

2.1 区域造船管理模式及其特点

2.2 区域造船管理模式与传统造船模式比较

第三章 船舶区域建造技术方案研究

3.1区域造船的设计理念

3.2各设计阶段中区域设计的主要内容

3.3区域建造技术实施方案要点

第四章 船舶区域建造生产管理研究

4.1区域造船集成管理系统

4.2船舶托盘管理

4.3 造船实施过程的关键路线和控制

4.4 造船项目管理实施过程的关键项目和控制

4.5. 造船精度控制技术的研究

第五章 应用案例

5.1 57000吨散货船简介[33]

5.2船厂总体规划的适应性分析研究

5.3 57000吨散货船的区域造船的管理模式

5.4采用区域造船管理模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区域造船的管理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造船以专业系统设计为导向的设计观念和方法,改变了以工种作业为导向的施工和生产管理方法,全面实行以区域设计和区域建造为导向,实现“壳、涂、舾一体化”和“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
  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区域造船的管理模式,日本和韩国造船业在设计技术、制造技术、管理技术、配套能力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得到高速协调发展,建造周期不断缩短和生产成本不断下降,综合竞争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但是,在我国的造船行业中,传统的造船模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长期抑止我国造船技术的现代化和资源的高效重组。虽然国内少数骨干造船企业,如外高桥船厂、渤海重工、中远船务、大连船厂采用了区域造船集成管理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但由于与之相关的设计流程、精度控制、进度管理、配套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仍然未真正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而大多数中小型造船厂还未按区域造船进行生产。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中国的造船行业与传统造船强国日本、韩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很有必要对区域造船的模式管理进行研究,以提高造船效率,进而降低成本和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中国早日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强国做出贡献。
  本文首先对区域造船管理模式的特点、区域造船的定义、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在新的造船模式下内容的变化、托盘管理、中间产品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传统造船与现代区域造船模式进行了对比。接着对船舶区域造船技术方案进行研究,包括区域造船的设计理念和各设计阶段中区域设计的主要内容,最后指出区域建造技术实施方案要点。论文着重对船舶区域建造生产管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包括区域造船集成管理系统、船舶托盘管理、区域造船实施过程的关键路线和控制方法、造船实施过程的关键项目和控制方法、精度控制技术等进行了研究。其中,通过对区域造船实施过程的关键路线和控制方法得出区域造船的关键路径,并提出了造船实施过程的关键项目和控制方法,因为关键项目是否能够按节点完成是能否缩短造船周期的关键;精度控制技术包括:区域总段制造精度全过程控制技术、造船总段焊接变形控制、区域总段预舾装件安装原则、造船区域总段测量项目、造船区域总段装焊控制等方面,它是区域造船能否成功的保障。
  论文最后以57000吨散货船的建造为例,基于其在25家船厂的建造经验展开对船厂总体规划进行适应性分析研究,并借鉴各造船企业已经取得的船舶区域造船成果,开展对该项目的精度管理、壳舾涂一体化、提高预舾装率、分段焊缝密性试验等具体方面的深入研究。并对区域造船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本文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我国的造船企业转变生产管理模式,提高船舶建造质量、缩短建造周期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