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颅脑手术中不同水平控制性降压对患者脑电镇静深度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6h】

颅脑手术中不同水平控制性降压对患者脑电镇静深度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2. 基础临床资料收集

3. 麻醉实施方法

4. 数据监测与采集

5. 统计学处理

实 验 结 果

1.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的比较:

2.两组患者控制性降压期间检测指标的比较

3.两组患者降压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的比较

4.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比较

5.两组患者术后肝肾功能比较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背景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手术中行控制性降压对脑电镇静深度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方法:实验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通过Narcotrend监测仪评估七氟醚吸入麻醉下行控制性降压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脑电镇静深度和术后转归的影响。研究对象为择期在全麻下行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60例,年龄18~75岁,ASAⅠ~Ⅱ级。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A组通过调节尼卡地平的泵注速度,在手术中实施控制性降压,使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维持在50~55mmHg,持续60分钟,而B组未实施严格的控制性降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则维持在60~65mmHg。术中持续监测患者的直接动脉压力,NI指数,并在麻醉前(T0),麻醉后控制性降压前(基础值,T1),降至目标血压后即刻(T2),降压后10min(T3),20min(T4),30min(T5),40min(T6),50min(T7),60min(T8)共9个时间点记录比较,观察术后8小时,术后24小时,及术后1周随访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的情况。
  结果:从降压后20min(T4)开始,到降压后60min(T8),实施严格控制性降压的A组患者的NI指数较降压前(T1)有显著升高,A组患者的NI在降压后40min(T6)达最大值。B组患者在T2-T8的不同时间点的NI数值与T1比较没有明显的改变。A组患者在控制性降压期间T3-T8阶段心率较基础值(T1)明显增快。在术后24小时,A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A组7例,占28.0%,B组2例,占9.1%,P<0.05)。
  结论:在七氟醚麻醉下,对于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而言,控制性降压在50~55mmHg的水平时,患者的脑电镇静深度发生改变,NI指数升高,且此类在术中接受控制性降压患者,其术后24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控制性降压在60~65mmHg水平的患者明显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