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TAT3、VEGF在肾上腺肿瘤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6h】

STAT3、VEGF在肾上腺肿瘤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肾上腺皮质肿瘤组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嗜铬细胞瘤组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录综述

展开▼

摘要

一、肾上腺皮质腺瘤及肾上腺皮质癌组
  目的:探讨STAT3、VEGF和MVD在肾上腺皮质癌(A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1990年5月~2009年7月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泌尿科住院手术治疗且有完整临床和病理资料的肾上腺皮质肿瘤标本37例,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ACA,良性组)20例,肾上腺皮质癌(ACC,恶性组)1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肾上腺皮质腺瘤及肾上腺皮质癌中STAT3、VEGF和MVD的表达情况。
  结果:STAT3在ACC组中呈高表达(64.7%),在ACA组中表达较低(20.0%);VEGF在ACC组中呈高表达(70.6%),在ACA组中表达较低(25.0%);MVD在ACC组中的表达为(76.40±15.64),ACA组中为(21.05±8.07);STAT3、VEGF以及MVD在ACC组中的表达较ACA组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是在ACA还是在ACC中,STAT3与VEGF以及VEGF与MVD的表达均呈正相关。
  结论:STAT3和VEGF在ACC中的高表达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在ACC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肾上腺髓质肿瘤——嗜铬细胞瘤组
  目的:通过检测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良、恶性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TAT3、VEGF能否成为一种预判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指标和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方法:选取1986年10月~2006年8月住院经手术治疗、且有完整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存档石蜡标本38例,其中良性嗜铬细胞瘤(良性组)2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恶性组)17例。恶性组首次手术确诊为嗜铬细胞瘤后随访4—155个月,良性组首次手术确诊为嗜铬细胞瘤后随访69—240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良、恶性嗜铬细胞瘤组中STAT3、VEGF和MVD的表达情况。
  结果:STAT3在恶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6%,明显高于良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23.8%),两组间STAT3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VEGF在恶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4%,明显高于良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23.8%),且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在恶性组中的阳性表达为(36.41±13.00),良性组中为(21.43±8.05),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嗜铬细胞瘤中,STAT3与VEGF的表达以及VEGF与MVD的表达均呈正相关。
  结论:STAT3和VEGF有望成为预判嗜铬细胞瘤良、恶性的一种指标,并且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