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口径近端脾肾分流联合部分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6h】

小口径近端脾肾分流联合部分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 论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诊断标准

1.4 统计方法

结 果

2.1 自由门静脉压力(FPP)的变化

2.2 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包括门静脉直径(PVD)及门静脉流量(PVF)的变化

2.3 近期疗效

2.4 随访结果

讨 论

3.1 小口径近端脾肾分流联合部分断流术式的理论依据

3.2 手术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3.3 术后30天内出血率(包括消化道出血、腹腔出血及全身性出血)及死亡率

3.4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3.5 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

3.6 小口径近端脾肾分流联合部分断流术式优缺点分析

3.7 小口径近端脾肾分流联合部分断流术式的适应证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与科研

展开▼

摘要

目的:迄今为止,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方式主要为断流术、分流术和分断流联合术。如何选择手术方式、术前充分评估患者肝功能及加强围术期的管理,对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变得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于行小口径近端脾肾分流联合部分断流术及小口径近端脾肾分流术患者预后的比较来评估两种术式对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疗效。
  方法:收集2003年3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外科收治并采用小口径近端脾肾分流联合部分断流术治疗的39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及同期仅行单纯小口径分流的4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统计学的方法,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门静脉压力,术前及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并随访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此总结分析及探讨患者从联合术中的获益。
  结果:联合术后近期2例死亡,术后近期4例发生出血,远期再出血率为0,术后近期1例发生肝性脑病,远期肝性脑病发生率为5.56%(2例),远期综合效果较理想。单纯分流术后近期1例死亡,术后近期4例发生出血,远期再出血率为5%(2例),术后远期肝性脑病发生率为7.5%(3例)。两组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均下降(p<0.05),且两组间FPP下降无显著差异(p=0.503>0.05),两组门静脉血流均明显下降(p<0.05),而两者之间门静脉血流的下降值无显著差异(p=0.819>0.05),联合术组术后门静脉直径无显著改变(p=0.192>0.05),单纯分流术组术后门静脉直径减小(p=0.004<0.05)。通过研究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证实了小口径近端脾肾分流联合部分断流术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结论:小口径近端脾肾分流联合部分断流术综合了分流术及断流术的优点,且保护了肝门静脉结构的完整性,是门脉高压症患者一个理想的手术方式。但因其对患者肝功能要求及术区血管条件要求高,使得该术式的广泛开展受到了限制,故应根据每个患者的病因、肝功能储备潜力和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等因素综合分析,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