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效果的实证分析
【6h】

中国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效果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背景

1.1.1 中资银行现状

1.1.2 外资银行现状

第2章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2.1 问题的提出

2.2 文献综述

第3章 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效果的实证分析

3.1 数据、模型及变量

3.1.1 外资战略投资者入股中国银行业现状

3.1.2 样本、数据筛选与研究方法设计

3.1.3 样本指标基本概览

3.2 实证结果

3.2.1 T检验:2012年引资银行与未引资银行经营指标差异

3.2.2 回归分析:引资银行与未引资银行经营情况分析

3.2.3 回归分析:引资银行经营情况随时间变化分析

3.3 实证结论

第4章分析结论对银行改革政策的建议

4.1 如何选择合适的战略投资者

4.2 对银行业深化改革的浅见

4.2.1 改革的必然性

4.2.2 改革的趋势性

4.2.3 对银行改革的浅见

第5章结论综述和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5.1 结论综述

5.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附录1 商业银行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时间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承诺,自2006年12月11日起,中国银行业全面放开,外资银行享有全面国民待遇。支持者认为,引进战略投资者可以同时引入现代公司理念、改善治理、减少行政干预、引进现代技术、提高风险控制和产品创新水平、完善盈利和成本模式等。但这些指标很难量化以及评估。故而现有的研究,往往停留在逻辑与案例分析之上,重点探讨引入战略投资者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其中的原因,很少有纵向和横向并重的实证分析;并且样本数据普遍受制于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较难得出是否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引入投资者时间长短的综合效果。故而,本文在中国银行业改革加速、利率市场化呼之欲出、国际经济形势纷繁复杂、引入战略投资者十余年的今天,试图用实证分析审视引入战略投资者对改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以及经营绩效的效果。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是否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以及引入时间长短的影响,通过量化的实证分析,探讨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作用,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为银行业的改革和转型提出参考意见。
  本文分为三部分。首先,介绍我国商业银行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的背景,结合中资和外资商业银行的数据描绘中国银行业的现状。接着,对国外以及国内引资效果的正反各方文献进行综述,介绍各种研究方法以及论点:一般认为,外资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进入会带来市场竞争和技术溢出效应,东道国银行体系的资金配置效率得以提高,推动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另外,国外的多数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国家金融系统的积极正面影响,从广度和深度上,均超过进入成熟市场。而国内学者亦做了很多关于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进而提出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并总结本文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其次,进行本文实证分析的样本选取以及描述,介绍本文的实证研究方法、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以及解释变量,然后分为两步进行实证分析:一是横截面全样本数据—对所有样本进行横向分析,分析各类银行,在经营能力、管理能力、风控能力、创新能力本身是否有显著区别。二是进行引入战略投资者银行样本的时间序列分析—对引入投资者商业银行进行纵向分析—随着引入时间的加长,代表经营能力、管理能力、风控能力、创新能力的各项指标是否能够明显改善。试图全面分析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引资、引智、引制效果。本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现有的商业银行数据显示,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并未显著提升盈利能力,但通过引入先进理念、技术、人才等机制,提高了银行管理、风控和创新能力。
  最后,在根据Bankscope数据库以及公开资料数据,选取2000-2012年54家银行的经营数据,共计392个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引资与非引资银行在引资、引制、引智三方面差异的基础之上,本文给出了对选定战略投资者的浅见,为如何科学合理地选取外资战略投资者提供实证依据。然后结合包括银行改革在内的金融改革的必然性、合理性、趋势性,提出进行银行业改革的建议,探讨银行转型发展之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