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陕西关中小城市历史文化广场的研究
【6h】

陕西关中小城市历史文化广场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选题依据与背景

1.2研究现状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1.4本课题研究基本方法及内容

2.对关中地区小城市历史文化广场的调查

2.1中国传统的广场空间概念

2.2中国古代广场的起源与演变

2.3对历史文化广场的概念界定

2.4关中地区小城市历史文化广场的典型案例调查

2.4.1关中东部地区——蒲城县文庙广场

2.4.2关中中部地区——户县文庙广场

2.4.3关中西部地区——岐山县周原广场

3.关中地区小城市历史文化广场的典型案例比较分析

3.1关中地区小城市历史文化广场的共性与特征

3.1.1关中地区历史文化广场具有形态的相似性和整体环境的统一性。

3.1.2商业集市与集会的休闲功能

3.1.3地理位置选择的原则与特点

3.1.4城市公共行为秩序的营建

3.1.5关中地区小城市历史文化广场的构成要素

3.2历史文化广场在小城市形成和变迁过程中的作用

3.2.1城市空间协调强调作用和城市空间的中心作用

3.2.2小城市历史文化广场的公共空间功能

3.2.3文化休闲与商业活动延续发展的场所

3.3关中地区小城市历史文化广场的文化传承

4.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陕西关中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十多个朝代先后在此建都,由于其独特的地域特征,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备受人们的关注。在关中地区的城市中,依托历史遗迹而修建的历史文化广场也是越来越多。在近些年古都西安就修建了较多的著名的历史文化广场,如早期的钟鼓楼广场,近期修建的以唐大雁塔为中心而延伸开来的大雁塔南北广场等,都是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较为成功的案例。西安作为大都市,受到关注的目光较多,那么相对于较小的关中地区小城市历史文化广场的发展又如何昵?在这样的疑问下产生了本课题。 本论文选择了在关中地区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典型小城市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分别是地处关中东部地区的蒲城县、中部的户县、西部的岐山县,采用了现地调查与历史资料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上述调查对象进行了详细、综合的比较分析研究。 蒲城县在历代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关中地区分布着“唐十八陵”中四座重要的陵墓就分布于蒲城县境内,其中唐睿宗李旦的陵寝在国内外考古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故此蒲城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在陕西省是很独特的。蒲城县文庙修建于唐代,位居县城中心,在它的基础上修建的历史文化广场,具有着城市发展文脉传承的重大意义;户县素以“银户县”著称,历朝历代作为皇家的后花园是避暑休闲胜地,它的这个特点也一直延续至今,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户县的远景规划将打造中国“第一画乡”,又与古城西安距离较近,旅游业也将逐渐发展起来,因此,围绕县城文庙、大观楼(中楼)修建的文庙广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岐山县周原广场位于周原遗址,岐山为周室发祥地,为古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从周太王迁岐到周平王东迁近400年间,岐山一直是西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这三个城市在关中地区都具有相对代表性的历史地位。 本论文采用的是现地调查与史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三个关中地区典型的历史文化广场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得出关中地区小城市历史文化广场的共性因素,历史特征,构成要素等,为今后关中地区小城市历史文化广场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一些有效的背景资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