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恶臭假单胞菌S16中尼古丁降解途径中关键基因的功能及特性研究
【6h】

恶臭假单胞菌S16中尼古丁降解途径中关键基因的功能及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尼古丁的理化性质

1.2 环境中尼古丁来源及其危害

1.3 微生物代谢尼古丁的研究进展

1.4 微生物代谢尼古丁中尼古丁氧化酶研究进展

第二章 菌株S16尼古丁代谢差异表达蛋白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恶臭假单胞菌S16中尼古丁氧化酶鉴定与功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 3 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恶臭假单胞菌S16中假氧化尼古丁氧化酶功能鉴定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实验仪器

附录2实验试剂

附录3 NicA2和Pnao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声明

展开▼

摘要

中国已成为世界五大烟草生产国之首,每年消费世界上最多的烟草类制品。约25%的烟叶(梗)、烟末及未能用于烟草加工的废料等因其无法用于烟草生产而丢弃,这些烟草废弃物中含有大量尼古丁,被认为是“有毒的危险废物”,不能直接与生活垃圾一起处理,需经过预处理除去尼古丁等有毒化合物。尼古丁是一种可水溶的神经毒性物质,亚硝化后可产生强制癌物质-尼古丁衍生物亚硝胺丁酮类(如NNK)。因此有效控制卷烟和环境中的尼古丁含量,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有着深远意义。
  本文以一株能够高效降解尼古丁菌种-恶臭假单胞菌 S16为研究对象,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数据基础上,对以下6个基因nicA1,hspA,pps_4076(mfs),pps_4079(sapd),pps_4080(pnao)及pps_4081(nicA2)进行了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pps_4076(mfs),pps_4079(sapd),pps_4080(pnao)及pps_4081(nicA2)在尼古丁诱导下转录量明显上调。
  根据RT-qPCR数据,对尼古丁降解过程中2个关键酶尼古丁氧化酶NicA2和假氧化尼古丁氧化酶Pnao进行了定位与功能鉴定。菌株S16中nicA2基因和pnao基因敲除实验,分别验证了这两个基因在尼古丁降解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体外表达NicA2蛋白,发现其能催化尼古丁到假氧化尼古丁反应,证明NicA2为尼古丁氧化酶。休止细胞检测突变株S16dpnao催化尼古丁转化并积累假氧化尼古丁,表明Pnao为直接作用于假氧化尼古丁的催化酶,敲除株回补实验验证了Pnao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