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文化基因角度对散打运动发展的研究
【6h】

从文化基因角度对散打运动发展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发掘散打运动蕴含的传统文化

1.2.2促进散打运动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1.2.3认识散打运动发展的现状

1.3 文献综述

1.3.1文化基因的研究

1.3.2散打运动文化的研究

1.3.3散打运动发展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专家访谈法

2.2.2文献资料法

2.2.3逻辑分析法

3散打运动文化基因理论的研究

3.1 相关概念释义

3.1.1 文化基因

3.1.2 散打运动文化与散打运动文化基因

3.2 散打运动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发展

3.2.1 对《易经》思想的遗传

3.2.2 对儒家思想的遗传

3.2.3 对兵家思想的变异

3.2.4 对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选择

3.3 散打运动文化基因的特点

3.3.1 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融合

3.3.2 对抗性和竞技性的共存

3.3.3 优越性和灵活性的联结

4 散打运动文化基因与散打运动发展分析

4.1 散打运动发展现状

4.1.1 缺乏社会影响力

4.1.2 后备人才不足

4.1.3 散打运动发展面临世界同类项目的挑战

4.1.4 近些年自身的改革利于项目发展

4.2 散打运动的潜在文化优势

4.2.1 散打运动文化基因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

4.2.2 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将提升散打运动文化基因的竞争力

4.3 散打运动的文化阻碍因素

4.3.1 散打运动自身具有庞杂性的缺点

4.3.2 散打运动过度迎合西方体育文化

4.2.3 “大而全”的思想阻碍散打运动发展

4.2.4 不符合现代流行文化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散打运动发展式微

5.1.2 本身具有潜在文化优势

5.1.3 存在众多文化阻碍因素

5.2 建议

5.2.1 注重散打运动文化包装

5.2.2 克服散打运动文化基因欠缺

5.2.3 适当精简技战术种类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现代散打运动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其技战术体系已日臻成熟。但就推广和普及程度而言,与跆拳道、拳击等世界同类项目相比相差甚远。本文采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针对散打运动发展现状,从文化基因角度对散打运动项目发展进行研究,旨在从文化视角入手,对散打运动文化内涵、特点,以及具有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探讨。一方面彰显散打运动大量借鉴我国传统武术且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对散打文化基因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使人们对散打运动文化具有更直观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
  1.散打运动文化基因的形成是对我国《易经》、儒家、兵家、道家等思想的遗传与变异以及对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选择,受多种文化思想影响。散打运动文化基因体现了对抗性和竞技性的共存,实用性和灵活性的融合,民族性和时代性的交汇。
  2.从发展现状看,近年来有关部门对散打运动竞赛规则的重新修订与补充对提高散打运动技战术水平,降低比赛危险性以及提高比赛观赏性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散打运动缺乏社会影响力,后备人才严重不足,又面临世界同类项目的冲击,其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3.散打运动具有技战术“大而全”、“庞杂性”、过度迎合西方体育而且未能顺应现代流行文化等缺点。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提出加大文化包装、克服散打运动文化基因欠缺和简化技战术等建议,希望对散打运动发展有所裨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