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医务人员慢性便秘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以上海某三甲医院为例
【6h】

医务人员慢性便秘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以上海某三甲医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质量控制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人群的基本特征

3.2 慢性便秘的患病率情况

3.3 慢性便秘患病率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

3.4 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

3.5 分层分析

3.6慢性便秘患者的应对方式

第四章 讨论

4.1 慢性便秘的流行病学特征

4.2 医务人员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分析

4.3 医务人员慢性便秘的分层分析

4.4慢性便秘的应对方式

4.5 慢性便秘的症状谱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第六章 研究创新与不足

6.1 本研究创新之处

6.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慢性便秘(chronic constipation)在临床上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肠道动力疾病,随着现代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社会的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人群总体的慢性便秘患病率不断升高。本研究旨在探讨医务人员中慢性便秘的患病率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上海某三甲医院1000名医务人员,采用问卷方式进行慢性便秘的调查。慢性便秘的诊断参照罗马Ⅲ标准,慢性便秘危险因素的分析先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者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共986名医务人员完成调查,其中慢性便秘患者115例,患病率为11.66%。排便费力、排便次数减少和排硬便或干球便是慢性便秘最常见的三种症状。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族史和消化道感染史、饮酒、解便时看书报玩手机、经常熬夜、工作有压力、焦虑、抑郁、腹部手术史、痔疮可增加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而生活规律、饮食规律、经常食用水果或蔬菜、经常进食粗粮、多饮水、定时排便可降低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慢性便秘的保护因素。职业为医生和护士是医务人员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将医务人员分为临床医务人员(包括医生和护士)和辅助医务人员(卫技和行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熬夜、工作压力、焦虑、抑郁可增加临床医务人员的慢性便秘患病率,为临床医务人员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而生活规律、饮食规律可降低临床医务人员的慢性便秘患病率,为临床医务人员慢性便秘的保护因素。
  结论:
  慢性便秘在上海地区医务人员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检出率为11.66%。慢性便秘发病的因素包括遗传、心理、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调整好精神心理状态,对预防医务人员慢性便秘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