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汉族人群儿童孤独症的UBE3A基因突变筛查
【6h】

中国汉族人群儿童孤独症的UBE3A基因突变筛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前言

1. 15q11-13区简介

2. 孤独症与15q11-13区的关系

3. 小结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样本收集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一般人口学资料

2. HRM实验结果

3. Sanger测序结果

讨论

1. ASD遗传学研究现状

2. 对本次研究结果的讨论

3. 对实验方法的讨论

4. 总结

结论

研究的特色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易感性拷贝数变异研究进展

致谢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和投稿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
  15q11-13区域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复杂的染色体区域之一,研究发现15q11-13区缺失和重复个体中存在孤独症样的临床表型,而15q11-13区重复也是孤独症人群中最常见的拷贝数变异。UBE3A基因位于15q11-13区,编码泛素-蛋白连接酶E3A,是孤独症重要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在中国汉族孤独症人群中筛查UBE3A基因变异并分析变异与孤独症的相关性。
  方法:
  1.通过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和Sanger测序法对192例儿童孤独症患者(病例组)和192例健康对照(对照组)进行UBE3A基因编码区及其邻近非编码区域的突变筛查。
  2.对突变筛查发现的变异通过HRM的方法扩大样本验证,分析变异的分布频率在孤独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
  结果:
  1.在UBE3A基因的第4个编码区域(CDS4)发现一个已知的单核苷酸置换(T>C,rs150331504),为同义突变。在筛查样本中,病例组有4例、对照组有1例携带该变异;扩大样本后,该变异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发生频率分别为10/384、5/38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比较携带 rs150331504不同等位基因所编码 mRNA的最小自由能,结果显示rs150331504的等位基因T和等位基因C的最小自由能存在一定差异,说明该变异可能改变了转录过程中的mRNA二级结构。其余编码区域未见变异。
  2.在UBE3A基因第2个编码区域(CDS2)上游288bp处发现了5个碱基的插入缺失(AACTC+/-,rs71127053),在筛查样本中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均是16/192(>5%)。扩大样本后进行关联分析,rs71127053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遗传模式下,rs71127053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在中国汉族人群中,UBE3A基因可能与孤独症不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