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6岁以下小儿全麻下Ambu喉罩通气时压力和容量控制通气的呼吸动力学比较
【6h】

6岁以下小儿全麻下Ambu喉罩通气时压力和容量控制通气的呼吸动力学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词对照表

实验材料

1.主要设备

2.主要药品

绪论

第一部分:1-6岁小儿全麻下Ambu喉罩通气时压力控制通气和容量控制通气的呼吸动力学比较

2.1研究对象与方法

2.2结果

2.3讨论

第二部分:1岁以下婴儿全麻下Ambu喉罩通气时压力控制通气和容量控制通气的呼吸动力学比较

3.1对象与方法

3.2结果

3.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
  喉罩因其操作简单及维持通气方便等优点,成为小儿全身麻醉过程中用于维持机械通气的一种常用工具,它对维持小儿呼吸功能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成人相比,小儿使用喉罩常常发生气道高反应性如呛咳、憋气、呼吸暂停、喉痉挛等,尤其对于1岁以下婴儿来说,由于其生理和解剖与成人巨大的差异,容易造成喉罩移位、气道梗阻,由此发生的低氧血症较多见且较严重,所以在使用喉罩的时候需要严密监测。机械通气是术中呼吸管理的重要方法,传统的机械通气模式各有优缺点。现如今压力控制通气模式是小儿使用最多的机械通气模式。但目前尚无足够的临床证据表明何种通气方式更优越。本研究通过旁气流技术对6岁以下小儿使用Ambu喉罩全麻下行机械通气期间呼吸动力学的动态监测,探讨压力控制通气和容量控制通气两种通气模式对呼吸动力学的影响,使小儿临床使用喉罩麻醉更加安全有效。
  方法:
  选择择期行尿道下裂手术的患儿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 I‐II级。按照年龄分为2组:A组(1‐6岁 n=60例),B组(<1岁 n=40例)。各年龄组再随机分为P组接受压力控制通气(PCV,Presure Controlled Ventilation)和V组接受容量控制通气(VCV,Volume ControlledVentilation)。静脉麻醉诱导后,置入 Ambu喉罩,分别记录喉罩置入后各时间点的呼吸动力学监测指标:吸入潮气量(VTin)/呼出潮气量(VTex)、气道峰压(PIP/Ppeak)、吸气平台压(Pplat)、平均气道压(Pmean)、呼气末正压(PEEP)、呼气峰流速(PEF)、呼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肺顺应性(Compl)、气道阻力(RAW);计算出漏气分数(LF)、呼气阻力(RE)和呼吸功(WOB);同时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和观察两组喉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A组患儿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下的PIP、Pplat、RE在各个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容量控制通气模式(P<0.05);B组患儿在通气20分钟以后,压力控制通气模式下的PIP明显低于容量控制通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
  6岁以下小儿全麻下Ambu喉罩通气时,压力控制通气和容量控制通气模式的呼吸动力学指标有一定程度的差别,在压力控制通气时提供更低的PIP,而用于1岁以下婴儿儿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容量控制通气组的PIP明显高于压力控制通气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