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运用呼吸动力学监测评估6岁以下小儿使用不同喉罩不同麻醉方法的通气效应
【6h】

运用呼吸动力学监测评估6岁以下小儿使用不同喉罩不同麻醉方法的通气效应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词对照表

实验材料

主要设备

主要药品

绪论

第一部分:运用呼吸动力学监测比较6岁以下小儿使用I-gel喉罩和Ambu喉罩的通气效应

1.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运用呼吸动力学监测比较1-3岁小儿全麻与全麻联合骶管阻滞下使用Ambu喉罩的通气效应

1.研究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运用呼吸动力学监测观察6岁以下全麻小儿使用I-gel喉罩和Ambu喉罩的通气效应
  目的:传统喉罩的缺点包括上呼吸道梗阻、胃进气或漏气等限制了其在6岁以下小儿中的使用,I-gelTM和Ambu AuraOnceTM喉罩是两款在传统喉罩基础上改进可适用于小儿麻醉的喉罩,但缺乏呼吸动力学方面的详细比较数据。本文采用连续气道监测手段提供呼吸力学证据观察I-gel和Ambu喉罩用于6岁以下小儿全身麻醉机械通气的通气效应,评估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2013年3月-2014年6月选择1月-6岁择期行泌尿外科会阴部手术的小儿100例,按不同年龄段1岁-6岁和1月-1岁分为幼儿组(C组)和婴儿组(I组)两组。每组采用抽签法根据喉罩类型随机分为两亚组:幼儿Ambu组(CA组)、幼儿I-gel组(CI组)、婴儿Ambu组(IA组)和婴儿I-gel组(II组)。幼儿组行静吸复合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婴儿组行静吸复合全麻。在诱导后(T0)、置入喉罩后呼末二氧化碳数值正常稳定时(T1)、置入后30分钟内每隔10分钟为一记录点(T2、T3、T4)记录血流动力学数据: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BIS值,喉罩成功置入后开始记录呼吸动力学数据:吸入潮气量(VTin)/呼出潮气量(VTex)、气道峰压(PIP/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呼气末正压(PEEP)、呼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和呼气峰流速(PEF)和气道密封压(LP)变化情况。计算每公斤体重吸入/呼出潮气量[VT(in/ex)/kg]、漏气分数(Lf)、呼气阻力(Re)、肺动态顺应性(Cdyn)和肺静态顺应性(Cst)。次要指标:两组喉罩成功置入所需时间、置入成功率,喉罩置入成功后的FOB评分及喉罩置入后和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个年龄组小儿喉罩置入后4个时间点的PEF值 Ambu喉罩组均显著高于I-gel喉罩组(P<0.05),Re值Ambu组显著低于I-gel喉罩组(P<0.05)。在喉罩置入后第一时间点(T1),两个年龄组小儿的VT(in/ex)值Ambu喉罩组都显著高于I-gel喉罩组(P<0.05),婴儿组肺动/静态顺应性值Ambu喉罩组显著高于I-gel喉罩组(P<0.05)。两款喉罩用于两个年龄组小儿的置管成功率和置入后FOB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I-gel喉罩组成功置入喉罩所需的时间均明显短于Ambu喉罩组(P<0.05),各个时间点的LP均显著高于Ambu喉罩组(P<0.05), 且I-gel喉罩组的胃进气发生率都显著低于Ambu喉罩组(P<0.05)。其余指标发生率在两组喉罩使用组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第三代I-gel喉罩与第一代Ambu喉罩均可以满足6岁以下小儿无肌松状态下全身麻醉机械通气的安全通气效应。两款喉罩用于1岁以下婴儿,其通气效应和并发症未显示出特殊影响。虽然 I-gel喉罩置入后需要时间塑型,但是,I-gel喉罩的气道密封性更佳,操作所需时间更短,不良反应更少,因而在气道管理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第二部分:运用呼吸动力学监测比较1-3岁小儿全麻与全麻联合骶管阻滞下使用Ambu喉罩的通气效应
  目的:对于1-3岁需行腹部及腹部以下外科手术的小儿来说,全身麻醉联合骶管阻滞因其操作简便、安全、损伤小、阻滞范围广、成功率高等特点成为了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但该年龄段的小儿麻醉过程中容易发生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使用合适的气道管理工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通过连续气道监测1-3岁使用Ambu喉罩行机械通气的小儿,比较采用静吸复合全麻与静吸复合全麻联合骶管阻滞两种麻醉方法时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动力学,探讨不同麻醉方法下使用Ambu喉罩行机械通气对此年龄段小儿呼吸系统的影响和安全适用性。
  方法:选择1-3岁择期行泌尿外科手术的幼儿6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二组:静吸复合全麻组(G组,n=30)和静吸复合全麻联合骶管阻滞组(C组,n=30)。在诱导后(T0)、置入喉罩后呼末二氧化碳数值正常稳定时(T1)、置入后30分钟内每隔10分钟为一记录点(T2、T3、T4)记录血流动力学数据: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BIS值,喉罩成功置入后开始记录呼吸动力学数据:吸入潮气量(VTin)/呼出潮气量(VTex)、气道峰压(PIP/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呼气末正压(PEEP)、呼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和呼气峰流速(PEF)和气道密封压(LP)变化情况。计算每公斤体重吸入/呼出潮气量[VT(in/ex)/kg]、漏气分数(Lf)、呼气阻力(Re)、肺动态顺应性(Cdyn)和肺静态顺应性(Cst)。次要指标:两组喉罩成功置入所需时间、置入成功率,喉罩置入成功后的FOB评分及喉罩置入后和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组间比较:喉罩置入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时的漏气分数值G组显著高于C组(P<0.05)。同一组内各时间点比较:两组的VT(in/ex)、每公斤体重吸入/呼出潮气量、Cdyn和Cst均随手术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P<0.05)。C组喉罩置入30分钟后的Pplat、Re值显著高于喉罩置入后第一时间点(T1)的(P<0.05),G组喉罩置入后30分钟的PIP、Pplat、Re值显著高于喉罩置入后第一时间点(T1)和喉罩置入后10分钟的值(P<0.05)。两组幼儿的喉罩置管成功率和成功置入后 FOB评分无统计学差异,C组幼儿喉罩置入10min、20min和30min后囊内压增加例数显著少于G组(P<0.05)
  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可满足1-3岁小儿无肌松状态下使用喉罩行短期机械通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