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玉屏风”对小鼠变应性鼻炎最轻炎症持续状态模型鼻黏膜免疫状态的影响
【6h】

“玉屏风”对小鼠变应性鼻炎最轻炎症持续状态模型鼻黏膜免疫状态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索引

前言

1变应性鼻炎的概述、发病机制、临床分类和治疗现状

1.1概述

1.2发病机制

1.3 临床分类

1.4 治疗现状

2 变应性鼻炎最轻炎症持续状态的发生机制、药物治疗

2.1 概述

2.2 机制

2.3 药物治疗

3 祖国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治疗

3.1 概述

3.2 辨证论治

3.3 治疗机制

4 玉屏风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

4.1 概述

4.2 玉屏风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及机制

4.3 玉屏风各组分对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

5 本文研究意义、研究内容

5.1 研究意义

5.2 研究内容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及设备

2.1 动物分组及标记

2.2 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的制备

2.3 实验干预

2.4 症状评判

2.5 鼻中隔黏膜的取材

2.6 鼻中隔黏膜冰冻切片的制作

2.7 鼻中隔黏膜中ICAM-1表达的检测

2.8 鼻中隔黏膜石蜡切片的制作及HE染色

2.9 鼻中隔黏膜病理状态观察

2.10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各组小鼠的症状

1.1 成功建立AR模型的评判

1.2 实验药物对症状的干预效果

2 小鼠鼻中隔黏膜病理状态

3 小鼠鼻中隔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4 小鼠鼻中隔黏膜ICAM-1表达情况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将玉屏风应用于小鼠变应性鼻炎MPI模型中,根据模型客观症状评分和鼻黏膜免疫状态来评价玉屏风对变应性鼻炎MPI的干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选用BALB/c系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A、B、C、D、E组分别为低剂量玉屏风组,中剂量玉屏风组,高剂量玉屏风组,激素阳性对照组,MPI空白对照组。所有小鼠予OVA为致敏物建立变应性鼻炎模型。随后,A、B、C、D组小鼠分别以浓度为4 mg OVA混合4.88mg玉屏风、9.75mg玉屏风、19.5mg玉屏风、0.33ug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滴鼻三周,E组小鼠以浓度为4 mgOVA滴鼻三周。对小鼠进行症状学评估,观察鼻黏膜病理状态,检测鼻中隔黏膜EOS浸润程度,观察上皮细胞内ICAM-1表达情况。
  结果:予药物干预后,A、B、D、E组小鼠喷嚏、流涕、抓鼻等症状逐渐消失,症状学评分<5分;C组症状学评分>5分。A、B、C组小鼠EOS计数均多于D组,少于E组;A、B组小鼠EOS计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B组小鼠EOS计数较C组少。A、B组见较少量ICAM-1的表达,C组见大量ICAM-1的表达,D组基本无ICAM-1的表达,E组见少量ICAM-1细胞表达。
  结论:低、中剂量玉屏风预防性滴鼻可减轻变应性鼻炎MPI期的炎症反应,但干预效果较激素弱。此实验可为预防变应性鼻炎发作的临床措施提供一定的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