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去白细胞优化富血小板血浆促进骨修复的实验研究
【6h】

去白细胞优化富血小板血浆促进骨修复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骨缺损修复概述

1.2 富血小板血浆概述

1.3 PRP中白细胞对组织修复的影响

1.4 白细胞抑制组织修复的潜在机制

1.5 P-PRP制备方法的优化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P-PRP制备方法的优化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比较研究 L-PRP和 P-PRP的成分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比较研究L-PRP和P-PRP对HBMSC和HUVE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比较研究L-PRP和P-PRP对HBMSC和HUVEC中NF-κB通路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比较研究 L-PRP和 P-PRP复合 β-TCP修复大鼠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和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从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分别比较L-PRP和P-PRP对成骨相关细胞生物学行为、大鼠颅骨缺损修复和NF-κB通路的影响,探讨去白细胞优化PRP对骨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第一部分:分别使用不同离心参数制备PCP或P-PRP,检测各种PCP和P-PRP的血细胞成分、血小板功能、生长因子浓度、炎症因子浓度,并检测各种P-PRP对HBMSC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的影响;
  第二部分:分别制备L-PRP和P-PRP,检测两者的白细胞、血小板、生长因子和炎症因子浓度,并分析PRP细胞成分对细胞因子浓度的影响;
  第三部分:使用10%FBS、L-PRP或P-PRP培养HBMSC和EaHy926后,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迁移,HBMSC成骨分化和EaHy926成管;
  第四部分:使用10%FBS、L-PRP或P-PRP培养HBMSC和EaHy926后,检测NF-κB p65核内表达、COX-2和iNOS基因表达以及PGE2和NO合成;
  第五部分:构建大鼠颅骨缺损模型,使用单纯β-TCP或L-PRP、P-PRP预处理的β-TCP填充治疗,并使用CAPE抑制NF-κB通路活化,通过Micro-CT、序列荧光标记、组织学染色分析骨缺损修复。
  结果:
  第一部分:以160×g离心10 min继之以250×g离心15 min的两次离心法可以在几乎完全去除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回收并富集血小板,同时保护血小板功能;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该方法制备的P-PRP对于HBMSC体外增殖和迁移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其他P-PRP;因此,该方法是制备P-PRP的最佳两次离心法;
  第二部分:L-PRP中血小板、PDGF-AB、TGF-β1和VEGF浓度与P-PRP相似而白细胞、IL-1β和TNF-α浓度则显著高于P-PRP; PRP中血小板浓度仅与生长因子浓度正相关而白细胞浓度则仅与炎症因子浓度正相关;
  第三部分:L-PRP和P-PRP均可以促进HBMSC和EaHy926增殖、活性、迁移,HBMSC成骨分化和EaHy926成管,但是P-PRP的效果显著优于L-PRP;
  第四部分:L-PRP可以导致HBMSC和EaHy926中NF-κB p65核内转移,上调COX-2和iNOS的mRNA表达并促进其产物PGE2和NO的合成;
  第五部分:L-PRP和P-PRP均可以促进大鼠颅骨缺损修复,但是P-PRP疗效更为显著,而抑制NF-κB通路激活可以显著提高L-PRP对大鼠颅骨缺损的疗效。
  结论:
  L-PRP中的白细胞可以通过释放IL-1β和TNF-α等炎症因子激活NF-κB通路影响L-PRP中血小板释放的生长因子对于骨修复的促进作用,最终导致L-PRP对于骨缺损的疗效劣于P-PRP。因此,P-PRP比L-PRP更适用于骨缺损的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