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TNF-α和IL-8水平的影响
【6h】

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TNF-α和IL-8水平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文献回顾

1现代医学对CAG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1.1认识

1.2研究进展

2祖国医学对CAG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2.1认识

2.2中医药治疗CAG临床及其实验研究进展

2.3针灸治疗CAG临床及其实验研究进展

实验部分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与分析

4讨论

4.1 CAG的模型评价

4.2药物组药品的选取

4.3关于检测指标的选取

4.4针灸治疗CAG的可能机理

4.5针灸组方意义

4.6补虚泻实与针刺对CAG的治疗

4.7针刺治疗机理探讨

4.9展望

5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大鼠胃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8(IL-8)含量的影响。
   方法:实验采用SD大鼠68只,随进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药物组(C组)、针刺治疗组(D组)、针刺预防组(E组)。复制大鼠CAG模型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溶液、0.5%氨水与50%酒精混合溶液灌胃,0.1%氨水自由饮用并结合饥饱失常、劳倦等多因素方法,历时12周。复制大鼠CAG模型成功后, C组、D组连续治疗4周,而针刺预防组从造模第一天开始连续针刺16周,每周日停针。观察并分析治疗前后各组大鼠胃黏膜的病理变化及TNF-α、IL-8的含量。
   结果:造模后的大鼠胃粘膜表面粘液明显减少,胃粘膜变薄,部分腺体萎缩。通过病理组织观察证实,该模型复制成功。各造模组大鼠胃黏膜TNF-α、IL-8的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经针刺、药物治疗后大鼠胃粘膜有明显改善。表现为胃粘膜损伤修复,固有层及粘膜下层炎性细胞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后的药物组和针刺组TNF-α、IL-8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证明两种治疗方法都有效果。针刺预防组和针刺组效果无明显差异。
   结论:本课题研究证明: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等穴位,通过调节胃黏膜TNF-α、IL-8的含量、修复炎症细胞因子,从而发挥针刺预防及治疗CAG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