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参生脉胶囊物质基础的初步探讨及其药学研究
【6h】

双参生脉胶囊物质基础的初步探讨及其药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1原发性低血压的研究进展

2双参生脉胶囊处方分析

第二部分物质基础的初步探讨

1各味药的物质基础

2处方的物质基础

第三部分制备工艺研究

1粉碎工艺研究

2乙醇回流提取工艺研究

3水提工艺研究

4验证试验

5浓缩及干燥

6讨论

7成型工艺研究

8工艺流程的确定

第四部分质量标准研究

1药材标准

2定性鉴别

3检查

4含量测定

5讨论

双参生脉囊质量标准草案

第五部分初步稳定性试验研究

1试验方法及条件

2试验结果

3结论

附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双参生脉胶囊是北京东直门医院名老中医姜良铎教授的临床经验方,由红参,丹参,麦冬,五味子,桂枝,陈皮六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生津,补阴通阳,活血行滞的功效,是中医药治疗原发性低血压、慢性疲劳综合症、冠心病的有效方剂,拟将其研制为新药。在前期汤剂药理实验及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主要根据新药申报资料要求,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研究方法在明晰有效物质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分法优化提取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质量标准化研究,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对其制剂进行检查,并进行药品初步稳定性的试验研究,初步拟定质量标准草案。
   目的:通过大量的文献探究原发性低血压(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病情况及其临床治疗药双参生脉胶囊的有效物质基础的综述与研究;在探究清楚的基础上确定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的试验研究方法;并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胶囊剂项下要求,检查三批样品的崩解时限、水分、装量差异、微生物限度、砷盐和重金属,以期对该制剂的药学部分进行系统的研究,为申报新药做准备。
   方法:运用历代文献及国内外新药数据库调研原发性低血压(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病情况、临床用药情况和双参生脉胶囊的疗效物质基础。应用醇水结合方法提取双参生脉胶囊的有效成分和部位,采用L9(34)正交试验、综合评分的方差分析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主要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薄层扫描法(TLC法)对制剂中丹参、麦冬、五味子、陈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制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结果:双参生脉胶囊的疗效物质主要分为三类:皂苷类、黄酮类和多糖类;制备工艺确定为:1/2红参粉碎成细粉;1/2红参、丹参、麦冬、五味子加10倍量8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h;醇提后的药渣与陈皮、桂枝进行水煎提取,加入6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h。合并提取物,浓缩,干燥,加入红参细粉及淀粉辅料制成成品,装胶囊。标准研究中采用TLC法鉴别丹参、麦冬、五味子、陈皮及其成分均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其在进样量为0.04656ug~0.2328ug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均在95%~100%之间,RSD均小于5%。
   结论:文献探究其物质基础简便、清晰、理论性强,为药学研究和保证临床有效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建立了醇水结合方法提取、综合评分法优化三类有效物质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TLC法鉴别丹参、麦冬、五味子、陈皮斑点清晰、方法简便。红参在方中用量比例小,故将丹参酮ⅡA作为含量测定指标,方法成熟、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