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两种功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6h】

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两种功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AVNV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AVNV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AVNV诊断技术

AVNV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

杆状病毒凋亡抑制蛋白的研究现状

AVNV魁蚶株在魁蚶中的发现

解旋酶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AVNV IAP-86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第一节AVNV杆状凋亡抑制蛋白IAP-86基因的克隆

1 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第二节 AVNV IAP-86原核表达菌株的构建

1 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第三节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和纯化

1 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本章讨论

第二章 AVNV IAP-86蛋白的细胞定位及抗凋亡研究

第一节 AVNV IAP-86蛋白的细胞内定位

1 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第二节AVNV IAP-86蛋白的抗凋亡性分析

1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本章讨论

第三章 AVNV魁蚶株IAP-86基因全长cDNA序列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第一节 环化RACE克隆AVNV魁蚶株 IAP-86基因全长cDNA

1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第二节 AVNV魁蚶株 IAP-86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本章讨论

第四章 AVNV解旋酶基因的克隆和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第一节 AVNV解旋酶基因的克隆

1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第二节 AVNV 解旋酶基因真核表达菌株的构建

1 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本章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 AVNV)是20世纪末导致我国北方沿海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的重要致病病原。随着AVNV的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完成,确定该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一共包含123个可能的开放型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 ORF),其中的44个开放型阅读框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本论文通过基因克隆、原核表达、真核表达以及体外功能分析等技术研究其中两种功能基因的功能,这对了解AVNV的侵染机制和致病机理,从而为AVNV的防控提供有效理论依据。
  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第一部分: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得到了AVNV ORF86编码的杆状病毒凋亡抑制蛋白基因(IAP-86),将IAP-86基因与pET32a(+)质粒连接构建得到重组质粒pET32a-IAP86,之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到 E.coil BL21(DE3)中,使用终浓度0.1%的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进行蛋白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显示表达蛋白分子量约为40ku,经Western-blotting和质谱分析证明该蛋白即为IAP-86融合蛋白,Co2+柱纯化后得到了纯化的的IAP-86融合蛋白。
  第二部分:对原核表达得到的IAP-86蛋白进行功能性分析,首先将重组的IAP-86蛋白用FITC标记,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重组的IAP-86蛋白最终能够与栉孔扇贝血淋巴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结合,提示重组的IAP-86蛋白能够进入到细胞内发挥作用。使用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针对 IAP-86的抗凋亡作用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证实重组的IAP-86蛋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栉孔扇贝血淋巴细胞凋亡,凋亡抑制率在7%左右。
  第三部分:为深入探讨魁蚶中检测到的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 AVNV)魁蚶株的致病机理以及进一步研究IAP-86蛋白的功能,本实验从感染AVNV的濒死魁蚶外套膜中提取总RNA,反转录获得cDNA。根据NCBI公布的AVNV全基因组序列中ORF86序列设计两对反向套式引物,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ORF865’端和3’端的非编码区,拼接获得全长cDNA序列。Blast序列比对显示,该基因与牡蛎疱疹病毒的相似性为100%,与栉孔扇贝AVNV的相似性为99%,并存在重叠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该蛋白不含有信号肽,不存在跨膜区,最大疏水指数为1.800,最小疏水指数为-3.456。存在8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包括5个丝氨酸、1个苏氨酸和2个酪氨酸),存在1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不存在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其抗原表位主要集中在8-11、14-16、28-39、75-76、88-95、97-100和147-158位氨基酸。
  第四部分:在使用原核表达技术对AVNV解旋酶进行表达未获得成功的前提下,尝试使用酵母表达系统对AVNV解旋酶进行真核表达,本部分通过基因克隆技术获得了表达 AVNV解旋酶的开放阅读框-ORF66,并将该基因连接到 pPIC9K表达载体上,构建获得了真核表达载体pPIC9K-ORF66。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