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南昌
  • 出版时间: 2009-11

主办单位: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三倍体贝类由于其育性差、生长快、品质优等特点而成为贝类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诱导多倍体贝类的方法主要有三类:一是采用细胞松弛素B(简称CB)或6-DMAP等化学诱导剂抑制极体释放;二是采用温度休克或静水压物理诱导;三是生物杂交,即利用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产生全三倍体。由于CB、6-DMAP等化学试剂都具有较强的毒性,化学诱导对诱导贝类的胚胎及操作人员都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且其价格昂贵,不易生产推广应用;物理诱导中静水压处理需要特殊的仪器,且诱导效率低,诱导效果不稳定,温度休克虽然相对简单,但诱导效果较差;生物杂交简单有效,但四倍体亲贝的获得是该方法应用的一个难以解决的瓶颈。
  • 摘要:福建是中国最大的牡蛎养殖区,本文就福建牡蛎在中国及世界牡蛎养殖业中的地位,福建牡蛎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做一简要概述。
  • 摘要:加拿大水产养殖发展当前面临的一大主要制约因素是,其水产养殖管理所依据的法规和相关制度安排过于复杂。为明确两级政府在水产养殖发展中各自应承担的职责,加拿大联邦政府和沿海8省分别签订了《谅解备忘录》,以明晰各自职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改进对水产养殖发展的支持。《谅解备忘录》规定,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养殖生物卫生及其检查、生境保护、科学研究,而省政府则致力于促进和管理水产养殖发展。一般情况下,两级政府都有权发放水产养殖营业执照和海域租赁权,爱德华王子岛省是一个例外,因为在该省只有联邦政府才拥有此类权限。加拿大所有沿海省份都颁布了地方性水产养殖法令或规章,但联邦政府尚未发布水产养殖法案,也没有针对水产养殖制定专门的规章。联邦水产养殖法案和规章的缺失,不利于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这是因为: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海水养殖业面临着与其它各类涉海产业(如捕捞业和海运业等)就合法性问题展开竞争的问题;此外,加拿大有关水产养殖的各种管理权限分属于联邦政府下属职能部门,在设计这些职能部门时往往没有考虑到水产养殖业的特殊需要。
  • 摘要:我国年产海水珍珠5~30吨,95%以上产自南海马氏珠母贝,产品绝大多数是圆珠串链及初级加工饰品,多年单一的品种结构和粒小质差的饰品档次,已不能满足人们追求高品质与个性化的审美心理,也不能适应珠宝市场差异化要求。目前及可以预见的短期未来,马氏贝珍珠与年产超千吨淡水珍珠在外观及质量上难有明显差异,同质竞争无法避免。珍珠作为有机珠宝,与其它宝石最大的区别是其高度差异化,每一颗珍珠都与另外的珍珠有所不同。珍珠高度的差异化和消费人群的个性化,赋予珍珠产品个性化设计及针对性销售的突出优势。而诸如淡水珍珠超大的生产规模以及海水珍珠目前单一的品种结构,过多同质产品泯灭了可以带来高附加值的个性化,也使得国产珍珠失去了与大众消费有差异的高端市场。近几年在粤西及海南养殖规模渐大的企鹅珍珠贝成为改变目前珍珠产业困境的希望所在。
  • 摘要:螺、蛤、蜗牛、乌贼、章鱼、石鳖等均属於贝类,分布区域非常广泛,从海洋、溪流、甚至於山区都可见其足蹝跻。小小面积的台湾已经记录了超过3,670种贝类(台湾贝类资料库网站http://shell.sinica.edu.tw)。贝类在人类的食、衣、住、行、育、乐、宗教、民俗、甚至於生、老、病、死等人生重要阶段等,都有只类的参与(贝类人文资料库网站http://shellmuseum.sinica.edu.tw)。贝类的族群数量庞大,种类丰富,且容易取得。人类自从出现在地球上之後,贝类就是相当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这可由以出土的贝塚遗址得到证明。造型变化多端,色彩多样的贝类,也常被加以蒐藏、鉴赏与研究。利用特有的真珠层光泽,使得人类的生活与文化品质,更加光鲜亮丽。贝类曾经被用作爲以物易物的贝钱,古老的中国将贝类及其衍生物如真珠等,做为药材,西方则将贝类视为宗教或护身符的图腾与表徵。由种种的人类生活行爲可以发现,贝类与人类的关系甚为密切。这种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所累积形成的「贝文化」,一直未曾间断,值得两岸的贝类学家或人文学家等共同参与发扬光大。
  • 摘要:本文通过几年来的太平洋牡蛎育苗的实践经验,总结和论述了闽南地区太平洋牡蛎育苗的技术关键。1、闽南地区太平洋牡蛎全年都可进行人工育苗,养殖区主要集中在4~10月育苗。2、闽南地区太平洋牡蛎育苗精卵的获得主要是靠人工解剖取得,人工授精(人工挤卵)已被广泛使用。3、幼虫的筛选和密度控制是提高幼虫成活率的重要措施。受精卵孵化密度30~50个/ml,幼体前期10~15个/ml,幼体壳顶中、后期4~5个/ml,变态附着期0.5~1个/ml。4、实验结果表明,太平洋牡蛎幼体在比重1.009至1.024之间均能变态附着,而比重1.015、1.018、1.021和1.024四个实验组的附苗量与对照组的比值都在0.95以上,明显好于1.009、1.012两个实验组。在水温25℃时,比重1.021时,附苗量最大。当比重低于1.015时,附苗量会下降,而且幅度比较大。
  • 摘要:重要的滩涂经济养殖贝类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广泛分布于东亚太平洋海岸的韩国与中国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海南等地,是良好的群体遗传学研究对象。以往对泥蚶群体的研究主要运用了信息量相对较低的RAPD、COI及同工酶的方法,根据所得遗传距离与遗传相似性结果,主张将各泥蚶群体以福建为界分为南北区系,属于等级划分的基因流模型(Hierarchical Model)。本研究首次运用AFLP分子标记方法,对包括尚未研究分析过的广西企沙群体在内的韩国釜山、山东日照、江苏如东、浙江乐清、海南海口的6个泥蚶(T.granosa)群体的遗传结构与群体间基因流与地理距离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 摘要:石磺为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有肺类(Pulmonata)、缩眼目(Systellommatophora)的雌雄同体贝类。石磺科(Onchidiidae)生殖系统由交媾器、生殖沟、生殖器本部构成;交媾器多由阴茎、恋矢、恋矢囊、输精管、雄性生殖孔、雌性生殖孔、阴茎附属腺、阴茎牵引肌等组成;生殖器本部包括两性生殖腺、两性管、卵黄腺、蛋白腺、受精囊、支囊。石磺消化系统中的消化道包括口、口腔、食道、胃、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腺和肛门腺。繁殖季节分别对江浙沪的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福建的黑底石磺(Platevindexsp.)、黄底拟石磺(Paraoncidiumsp.)和紫底石磺(Peronia sp.)四个属贝类进行了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比较研究。
  • 摘要:在光照刺激下,动物具有定向行动反应,向光行动称为正趋光性,背光行动称为负趋光性。光照和光谱成份对水生动物的趋光行为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随动物发育阶段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光对视觉摄食的鱼类是必需的,黄盖鲽(Limandayokohamae)仔鱼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摄食最活跃,摄食强度高,在全黑条件下基本上不摄食,存活率也下降。水蛭能区分光强和灰暗阴影的细微变化,也能辨别不同波长的光。昆虫的趋光性行为与复眼结构和视网膜电位有密切的关系。长刺溞(Daphnia magna)的强趋光性不仅受遗传控制,而且受环境条件的修饰,利用隆线溞(D.carinata)的趋光行为可以监测水质。蚌螨是淡水水域中营寄生生活或自由生活的一类水生螨类,寄生生活的种类通常寄生于淡水贝类的外套腔的组织。台湾蚌螨(Unionicola formosa)对蚌的组织匀浆液具有明显的趋向性,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具有正或负趋光性。皱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是重要的淡水底栖动物,也是寄生蚌螨的主要宿主之一。过去,仅见对蚌螨的分类及流行规律的报道。因此,本文利用不同颜色和强度的光对三种蚌螨的趋光性进行了研究,为探讨光照对蚌螨行为的影响提供参考。
  • 摘要:重金属铅是海水中较常见的有毒污染物。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能被多种金属诱导的金属结合蛋白,对重金属具有解毒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对水环境造成污染的重金属多数能诱导水生动物肝、肾、脑等组织中MT的生物合成。由于水生动物体内MT表达水平与体内组织中的重金属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因而MT可作为一种指示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物暴露和毒性效应早期警报的生物指示物。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隶属于软体动物双壳纲帘蛤科,是我国沿海广泛养殖的经济贝类之一,也是自然海区底栖生物群落常见优势种,可作为重金属污染较好的指示生物。
  • 摘要:采用磁珠吸附法构建了皱纹盘鲍的三碱基(CAG8)微卫星富集文库,挑取文库中的1440个克隆进行测序,从中选出57条序列进行后续分析,成功开发了17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利用该17对微卫星引物对具不同遗传背景的皱纹盘鲍4个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群体A”是我国大连一个野生群体的成体,2003年采自大连三山岛海域,2005年初取样,于-80℃保存;群体B、群体C和群体D均是2008年人工繁育的杂交苗种。其中:“群体B”是群体间杂交的F1(Cs×J),该组合的母本是中国种鲍在山东荣成进行连续群体选育培育得到的(即Cs)、父本则是2007年从日本引种到中国的成体。
  • 摘要:皱纹盘鲍是鲍科动物中最具经济价值的种类之一,也是我国北方一种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但是,1996以来,养殖鲍鱼陆续爆发的大规模非正常死亡,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的影响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从鲍鱼自身的免疫防御因子入手,筛选和克隆参与免疫防御的功能基因,有助于深入探讨鲍鱼的防御机制,并可作为抗病良种选育的分子标记,指导鲍鱼的遗传改良和抗病品系的培育。本研究在EST测序结果的基础上,结合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基因组步行(Genome Walking)技术,从鲍鱼的鳃组织中克隆到c型溶菌酶(c-type lysozyme)基因的cDNA及DNA全长,其中cDNA全长为586bp,其中5’非编码区为30bp,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 Frame,ORF)含有441bp,编码146个氨基酸残基;随后为115bp的3’UTR,包括一个多聚腺苷酸信号序列(AATAAA)和Poly A尾巴。氨基酸结构分析表明,该基因与溶菌酶基因家族中c型溶菌酶具有较高同源性,含有c型溶菌酶维持稳定结构的8个保守的半光氨酸残基,活性中心Glu53,Asp70,以及c型溶菌酶特有的标签序列GS(S/T)DYGIFQI。
  • 摘要:C型凝集素是一大类依赖钙离子的糖结合蛋白,它们凭借保守的糖识别结构域(CRD)与生物大分子的糖基位点结合,介导了众多的免疫学反应。在固有免疫中C型凝集素主要参与了病原识别和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2类不同的免疫过程。本文研究了2种栉孔扇贝C型凝集素(CfLec-1和CfLec-2)的免疫学功能,并基于此对C型凝集素超家族部分成员的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栉孔扇贝受到3种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刺激后2种凝集素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在受到脂多糖和葡聚糖刺激后,CfLec—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最高表达量分别为刺激前的5.9和6.4倍,而CfLec-1对肽聚糖的刺激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与CfLec-1相比,CfLec-2对脂多糖、肽聚糖和葡聚糖的刺激均表现出显著性的升高,其最高表达量分别为刺激前的72.5、23.6和43.8倍。以间接ELISA方法进行的PAMPs结合实验显示,CfLec-1和CfLec-2的重组蛋白(rCfLec-1和rCfLec-2)在体外能够与脂多糖、肽聚糖和甘露聚耱结合,rCfLec-2还能够与酵母聚糖结合,但2种凝集素都无法结合葡聚糖。CfLec-1和CfLec-2随PAMPs的刺激而表达量上调且在体外能够与多种PAMPs结合,证明CfLec-1和CfLec-2作为模式识别受体(PRRs)在扇贝的免疫防御中发挥病原识别的功能。虽然cfLec-1和CfLec-2均具有推测的信号肽序列,但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显示它们在分泌到细胞外后会结合到血细胞表面,从而发挥生物学功能。
  • 摘要:清道夫受体家族(SRs)是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PRR),通过与配体的结合介导内吞或吞噬过程,在固有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首次从栉孔扇贝中克隆获得软体动物的清道夫受体基因(CfSR),其cDNA全长2639 bp,编码804个氨基酸。应用SMART软件预测CfSR含有6个SRCR、1个UPAR、1个ShKT结构域,并且SRCRD5和D6都含有配体结合所必需的由多个线性Arg-X-Arg基序所形成的酸性区域。本实验利用免疫学方法和实时定量PCR技术进行了CfSR免疫学功能的鉴定研究。ELISA结果显示,CfSR能够直接结合氨酰低密度脂蛋白(Ac-LDL)和硫酸葡聚糖(dextransulfate)而不能结合天然的LDL,从而证明CfSR是一种含有多个重复SRCR结构域的新型SR;发现重组CfSR能够结合脂多糖(LPS)、肽聚糖(PGN)和酵母聚糖(zymosan)颗粒,表明CfSR通过直接结合PAMP参与扇贝对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以及真菌的免疫响应。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LPS、PGN或葡聚糖(glucan)注射扇贝后,CfSR的mRNA表达量均在短时间内显著升高。
  • 摘要: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分布于中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沿岸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是世界上最优质的育珠贝,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本研究以大珠母贝为实验材料,构建其外套膜组织的全长cDNA文库,开展了部分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表达研究。1.大珠母贝铁蛋白样基因(Pm-ferL)全长861bp,编码173个氨基酸,推测分子量为20.1kDa,富含Leu、Gin和Glu。在Pm-ferL的5’UTR中发现一个铁离子响应元件,能够形成茎-环结构,在翻译水平上对铁蛋白的表达进行调控。Pm-ferL蛋白的二级结构包含5段α螺旋,可以形成一个具有铁氧化酶活性的4-helix串结构。半定量RT-PCR显示Pm-ferL在外套膜和内脏团中的表达量远远高于在肌肉、鳃和性腺中的表达量,它可能参与体内Fe的贮存和贝壳的形成。
  • 摘要: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是研究基因组进化模式与机制的良好模型。已知无脊椎动物尤其是贝类的线粒体基因组表现出高度变异性,而双壳类是目前已知变异程度最高的类群。真曲巴菲蛤(Paphia euglypta)隶属于帘蛤科(Veneridae),主要分布于我国浙江以南沿海地区,栖息于潮下带细沙泥质海底,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GenBank目前已经公布帘蛤科2种类菲律宾蛤仔(Venerupis philippinarum)和文蛤(Meretrixpetechialis)的线粒体全序列。经比较分析发现,这两种的线粒体基因组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tRNA数量、基因排列顺序等。基于这些发现,本研究通过测定帘蛤科中第三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帘蛤科种类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模式及机制。结果表明:真曲巴菲蛤线粒体全长18643 bp,包含12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且所有基因均由一条链编码:与许多海洋双壳贝类相同,它缺少atp8基因。
  • 摘要:长牡蛎是世界海水养殖的重要品种,是进化地位重要但研究相对较少的冠轮动物超门的代表种,但目前对长牡蛎基因组的信息所知甚少。快速发展基因组测序技术为长牡蛎基因组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行性。本研究对构建的第一个报道的长牡蛎fosmid文库进行了末端测序和序列分析。主要结果1)构建了长牡蛎fosmid文库,该文库包含459,936个克隆,插入片段平均大小分布在23-48Kb,平均插入片段约为40K,连续培养5天的EcoRⅠ和HindⅢ酶切图谱表明该fosmid文库在传代过程中没有插入片段的丢失和重排,具有传代稳定性。研究对文库部分克隆测序0.0258X(总测序长度为34676588bp,平均长度为384.27bp,长牡蛎基因组大小为824Mb)。2)SSR分析。基于fosmid末端测序,用TRF等软件对长牡蛎的fosmid文库末端测序序列和29,573条EST序列进行了微卫星分布和进化动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为微卫星在长牡蛎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共3200个。这些微卫星中有1356个两端侧翼序列大于30bp,是微卫星标记开发的候选。
  • 摘要:本文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载体,陆生贝类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生境类型排序、生境聚类分析、多样性指数分析、常见种生境选择及常见种间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索保护区内陆生贝类物种多样性及其在不同生境下的分布规律。最后针对农田生境中的常见种,选取四种药剂进行防效比较,以达到对陆生贝类有害种类的合理控制。研究选取三港、挂墩、皮坑三个采集点,在森林、灌丛、竹林、茶园、村庄、农田等不同生境中随机取样,共140个样方(50×50 cm)。采集腐叶和表土层中的陆生贝类标本,共获得标本6,903号,计60种,分属于2亚纲、4目、18科、34属,其中有1个新种、3个未订种。主要为东洋界成分,伴随少量古北界渗透,区系成分涵盖了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华北区、东北区和少量广布种。以陆生贝类物种和数量分布为属性对不同生境类型的排序结果和生境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可以将样方所在区域内生境类型划分为两个大组:森林、灌丛、竹林、茶园生境组(茶园生境与前三个生境相似程度又呈较大区别):村庄、农田生境组。这些反映了植被类型和人类活动影响可能是决定该地区陆生贝类物种组成和数量分布的主要原因。
  • 摘要:2007年8月~2009年4月对广州市辖8区2市进行了水生生物本底调查,调查水系包括广州市管辖的流溪河、增江、琶江、珠江水系广州河段、狮子洋和伶仃洋以及南沙区的4个海岛。从花都、增城和从化的山溪到珠江的出海口、广州下辖的海洋,以及水库进行了为期2年的调查,共设132个样点,各样点每季采样1次。结果:初步鉴定贝类62种,隶属2纲、11目、30科。其中瓣鳃类24种,隶属6目11科:腹足类5目、19科38种。
  • 摘要:贵州属于喀斯特典型发育地区,全省喀斯特地貌面积占总面积的73.6%,土壤含钙量较高,气候温暖潮湿,植被茂密,适合陆生贝类生存。本研究整理了自1997年以来在贵州的贵阳、湄潭、道真、思南、赤水、安顺、镇宁、惠水、罗甸、紫云、荔波、独山、施秉、天柱、毕节、赫章、大方、织金、六盘水、兴义、安龙、盘县、普定等23个县、市多个采集地所采集的约5万号陆生贝类标本,探索贵州陆生贝类物种组成、区系及动物地理区划。分析表明:贵州陆生贝类共有19科66属249种,其中有14种新种(已发表),物种数量、区系成分丰富,涵盖了东洋界的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古北界的华北区、东北区、蒙新区和少量的广分布种类。其中东洋界西南区有150种,约占总种数的60.24%;华中区有126种,约占总种数的50.60%;华南区有70种,约占总种数的28.11%;古北界华北区有12种,约占总种数的4.82%;蒙新区有15种,约占总种数的6.02%;东北区有4种,约占总种数的1.61%;有8种为世界性广分布种类,约占总种数的3.21%。说明该地区以东洋界西南区成分占优势,同时有少量古北界种类渗透。
  • 摘要:福建省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李友松等,1988)和福建省淡水蟹类携带并殖吸虫囊蚴调查(张时阳等,2007)均表明福建省永泰县为卫氏并殖吸虫流行区,长期以来未见该县有斯氏并殖吸虫病原报告。2009年1月,以肺吸虫病病例为线索,调查永泰县赤水村肺吸虫病疫源地,显示当地为斯氏并殖吸虫病疫区,并发现传播斯氏并殖吸虫的中间拟小豆螺属1新种,拟钉螺属1新种和南海溪蟹属1新种。本文对结果报告做出综述。
  • 摘要:卫生部在2003年将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列为我国“新发传染病”。该病是一种以暴发形式出现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一旦发生暴发或有疑难,需要快速检测、快速控制的方法,以提升疾病控制能力,为深入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手段。在我国,小管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重要中间宿主。目前,对于检测小管福寿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基于显微镜的病原学检测,包括直接沉淀镜检法、胃蛋白酶消化法和螺肺检。由于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L3)相对与小管福寿螺体积相对较小,这些检测方法对检测者知识和技术要求较高,在低感染度和早期感染的情况下漏检率高。PCR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检测各个领域,并可达一定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本研究拟建立一种以PCR为主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补充现有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并应用于现场检测,以达快速目的。组织中DNA的抽提是开展PCR方法研究的前提。因软体动物自由生活于各种环境中,其软体部分可直接暴露于环境,会被外界生物(如病毒、细菌、原生动物等)感染或被环境中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而污染。此外软体动物富含脂类、多糖、蛋白质,这些物质皆为PCR反应的抑制物,快速有效的抽提方法是PCR研究的基础。
  • 摘要: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mtDNA)是核外遗传物质,基因组较小,且基因结构及基因排列简单,多个拷贝,易于分离;物种内没有基因重排,非编码序列少(D-loop除外),广泛用于分析动物类群间的系统关系。软体动物mtDNA为典型的环状双链分子,长度大多在14~18 kb之间,编码37个基因,包括13个蛋白质基因(COI~COⅢ、Cyt b、ND1~ND6、ND4L、ATP6和ATP8)、22个tRNA、以及12S rRNA和16S rRNA。软体动物的mtDNA基因排列和基因含量是不保守的,存在大量基因重排。因此软体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是系统进化研究很好的材料,其优越性是其他动物类群难以比拟的。目前,已报道的mtDNA的基因组共有66种,如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virginica)、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森林葱蜗牛(Cepaeanemoralis)、黑唇鲍(Haliotis rubra)等。有关软体动物系统发育及其分类学研究虽然有了很大进展,但目前对软体动物的自然分类系统尚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诸多研究工作还有待开展。
  • 摘要:江西省为我国血吸虫病主要流行区之一,疫区主要分布在鄱阳湖区沿湖和长江沿江的11个县市(区)。为掌握江西省血吸虫病流行动态和传播风险,本研究对2003年至2008年间全省的人群、家畜和钉螺疫情各项血吸虫病疫情指标进行了收集和分析。2003年至2008年,全省血吸虫病病人数分别为131253、132773、136119、114300、102714和90322人,人群平均血检阳性率12.38%、12.07%、13.33%、10.17%、10.03%、8.12%,人群平均粪检阳性率4.8%、2.8%、3.1%、4.8%、4.2%、1.4%,急性感染病人分别为126、119、130、55、16和7例,耕牛感染率平均分别为3.82%、1.44%、3.85%、3.50%、1.84%、1.13%。钉螺分布面积分别为77534、78932、86175、80685、80019和80786hm2。
  • 摘要:从北京山顶洞人遗迹发现贝类的饰物到今天丰富的贝类资源开发利用,我国贝类的发展已经历约五万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前人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不断的总结,创造了中国古代贝类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国古代贝类发展,也为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早在远古时期,古人就开始利用贝类的资源——卜卦、祭祀、食用、药用、装饰品、工具和随葬品。在古墓及古人类活动遗址的发掘中,发现大量的贝壳标本及其加工品,有货币、蚌刀、蚌镰、箭镞、饰品、镶嵌品等物。古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观察、利用与知识的积累,对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贝类,有了较多的认识及利用,最早有《易经》云:(离)(写)嬴(写)蚌。以后的《诗经》、《相贝经》、《山海经》、《尔雅》等古书皆是汇集了几百年甚至千年古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的观察与认识的知识。
  • 摘要:凿贝才女虫(Polydora ciliata)属于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走目,海稚虫科,才女虫属,寄生于多种贝类,对贝类的生长和品质产生严重的影响。凿贝才女虫能分泌腐蚀贝壳的物质,在侵蚀贝壳钻孔而居的过程中导致贝类被细菌感染而发生脓肿溃疡,危害甚大。本文对凿贝才女虫的附着变态进行了初步研究。
  • 摘要:目的:通过人工方法制备感染性钉螺,确定感染时钉螺与毛蚴的最佳比例,并进行传代观察其活性变化,以研究人工感染钉螺的可行性。rn 方法:用尼龙绢筛集卵法收集日本血吸虫成熟虫卵,在适当的条件下孵化毛蚴。将钉螺与毛蚴按不同比例进行感染,感染方式分为个体感染和集体感染。个体感染随机分6组,为Ⅰ~Ⅵ组,每组200只钉螺,每只钉螺放置在一孔内分别进行感染,Ⅰ~Ⅵ组钉螺感染毛蚴比例分别为1:0,1:5,1:10,1:15,1:20,1:25;集体感染随机分6组,为Ⅶ~Ⅻ组,每组200只钉螺,按组别集中放在一起感染,Ⅶ~Ⅻ组钉螺感染毛蚴比例分别为1:0,1:5,1:10,1:15,1:20,1:25。然后对每组钉螺的感染数、死亡数及尾蚴逸出量进行比较,确定最佳感染方法和感染的最佳比例。以第一代人工感染性钉螺逸出的尾蚴感染实验动物,获取成熟虫卵并孵化毛蚴,然后采用个体感染方式,以1:15的比例继续感染钉螺,获得第二代人工感染性钉螺。比较第一代与第二代人工感染性钉螺的感染数、死亡数及尾蚴逸出数。通过动物感染实验,比较人工第一代、第二代感染性钉螺与自然感染性钉螺日本血吸虫成虫发育率、每克粪卵数(FEPG)及每克肝卵数(LEPG)。rn 结论:可以通过用人工感染的方法获取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个体感染方式优于集体感染方式,感染时钉螺与毛蚴的最佳比例为1:15。人工感染性钉螺经传代后,第一代与第二代钉螺在感染数、死亡数及尾蚴逸出数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人工第一代、第二代感染性钉螺与自然感染性钉螺的成虫发育率、每克粪卵数及每克肝卵数均无显著差别。
  • 摘要:对浙江省象山港海域野生嘉庚蛸的雌性生殖系统解剖学及卵子发育进行了周年研究。结果表明,雌性生殖系统由体腔特化而来,位于胴体底部紧靠鳃心。它由单个卵巢,并由卵巢左右两侧各向外伸出一个输卵管,以及一对输卵管腺组成,每条输卵管分别被输卵管腺分割成近端输卵管和远端输卵管。卵巢:由卵巢膜包围形成的卵巢腔,结缔组织和血管伸入其内,呈放射状排列,形成许多类似树枝状结串,生殖上皮附在上面。生殖上皮分化为卵原细胞和滤泡细胞,由卵原细胞进一步发育为卵母细胞,滤泡细胞包围共同构成一个独立的滤泡,大滤泡呈葡萄状结穗,充满整个卵巢腔。成熟卵子为长棒锥形,游离端钝圆,基底端呈锥状,由一细长卵柄与生殖上皮、结缔组织相连。成熟卵子长轴方向同体轴方向基本一致。
  • 摘要:血细胞的吞噬作用是一种基本的原始的防御机制,对体内没有产生抗体机构的贝类的免疫防御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贝类的吞噬作用主要是清除侵入机体的外源异物,如生物大分子、无机物颗粒、细菌、真菌,以及自身的坏死细胞和细胞碎片等,同时也是提供营养的一种手段。贝类血细胞对外来的异物具有吞噬功能,吞噬泡与溶酶体结合成为次级溶酶体,在次级溶酶体内被各种水解酶消化降解。温度以及免疫刺激对毛蚶和栉孔扇贝血细胞体外吞噬有一定的影响。栉孔扇贝体内可以吞噬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CuSO4和EDTA能抑制圆背角无齿蚌血细胞的吞噬作用,外源Ca2+和Mg2+能促进吞噬作用,血清对吞噬作用有一定的调理促进作用。蛤(Tridacma maxima)的血细胞有很强的吞噬碳粒的能力。帘蛤(Mercenaria mercenaria)血细胞除吞噬酵母外,小颗粒细胞比大颗粒细胞吞噬活性强;帘蛤血细胞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吞噬能力;帘蛤血细胞不仅能吞噬酵母和细菌,还能吞噬动物的红细胞甚至吞噬直径3μm的聚乙烯颗粒。本文研究褶纹冠蚌血细胞体外吞噬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并同时研究温度对血细胞的吞噬能力的影响。以期为了解贝类血细胞参与免疫防御提供理论基础。
  • 摘要:目的:湖北钉螺是血吸虫惟一的中间宿主,在日本血吸虫病传播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由于分布广泛、受地理隔离影响严重,湖北钉螺在我国大陆分布多个不同的种型。本研究通过构建湖北钉螺微卫星DNA库,以期为深入分析湖北钉螺各种型遗传分化程度和群体遗传结构,提供基础资料。rn 方法:利用Sau3AI酶切湖北钉螺基因组DNA,回收并富集200bp-900bp之间的DNA片段,与生物素标记的(AAT)17,(GA)25,(CCT)17,(AC)25,(CAG)17,(CA)18,(CAC)5,(TC)10,(GT)8和(TG)18等寡核苷酸探针杂交,结合亲和素后超滤离心,浓缩杂交片段,重复2次并利用PCR反应扩增富集杂交片段,插入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coli),筛选含微卫星DNA序列的阳性克隆,测定分析其序列。rn 结果:本研究应用(AAT)17,(GA)25,(CCT)17,(AC)25,(CAG)17,(CA)18,(CAC)5,(TC)10,(GT)8和(TG)18共10个寡核苷酸探针对湖北钉螺进行微卫星DNA的分离和筛选,测序获得有效序列295条,所有序列经Chromas和Clustal X等软件包进行核准与比对,结果显示其中含有微卫星的有效序列207条。其中以双核苷酸重复占多数,三核苷酸重复序列重复次之,多核苷酸重复比较少见;重复序列以(CA)n和((GT)n数量最为丰富,重复次数最多的(CA)n可达98次,根据Weber (1990)对微卫星DNA序列的分类标准,本研究获得完整重复序列51条(24.6% ),非完整重复序列124条(59.9% ),复合重复序列有32条(15.5% )。rn 讨论:微卫星DNA核心序列在基因组中呈串联重复排列,其重复序列和长度表现较高的多态性,对于揭示物种遗传多态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缺少湖北钉螺基因组的数据,目前仍少有湖北钉螺微卫星DNA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初步构建了湖北钉螺微卫星DNA库,为进一步探讨湖北钉螺不同种型遗传分化、群体遗传变异奠定了基础。
  • 摘要: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Linnaeus,1767)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的大型经济食用贝类,因受不同栖息海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形态变异较大,致使该种类在分类上存在较大的分歧,严重影响了增养殖等相关研究的进行。本研究对中国近海11个海区(辽宁大连獐子岛、山东蓬莱、山东威海刘公岛、山东威海荣成、山东青岛胶州湾、山东日照、江苏连云港、福建东山、广东深圳盐田、海南、广西北海)的栉江珧进行了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分析。通过对其核基因(28srDNA)和线粒体基因(COI)部分序列进行测定,得出不同地区的栉江珧存在4种单倍型(HAP1-HAP4)。分析表明,HAP1和HAP2序列同源性比较高(28S rDNA为99%,COI为98.5%);HAP3、HAP4与HAP1和HAP2的同源性较低,HAP3和HAP4之间的同源性也比较低。对28SrDNA和COI序列进行了聚类分析,NJ和MP系统树表明HAPI和HAP2聚为一支,HAP3、HAP4都各自单独为一支。
  • 摘要: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物种鉴定的一门新兴技术,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原理是利用一段短DNA标准序列(对动物而言一般为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I,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oxidase subunit I,COI)来实现物种鉴定。它的两大主要目的是鉴定已知种和发现新种。DNA条形码相对于传统生物鉴定的优势在于可以揭示隐存种,鉴定缺少形态数据或形态不易区分的种类,为物种鉴定提供简单有效的工具。目前DNA条形码已经成功地在一些较大的动物类群中得到了验证,如:鸟类、鱼类、蜘蛛等,而且正应用于更多的生物类群。本研究探讨了条形码标准基因的COI序列应用于中国沿海缀锦蛤亚科贝类物种鉴定的可行性,获得了该亚科5属11种贝类51个个体的43个单倍型序列。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表明颠换未出现饱和现象,而转换在序列分化达到10%至15%时即到达饱和。遗传距离和系统发生分析表明杂色蛤仔(Ruditapes variegata)单倍型hap33由杂交引起。排除此单倍型,种内个体间遗传距离在0到2.02%之间,平均为0.46%,属内不同种个体间遗传距离在17.21%到32.24%之间,平均为24.96%,存在条形码间隙:11种缀锦蛤亚科贝类在系统发生树上都形成了相互独立的进化枝。结果表明基于COI的DNA条形码技术能够将研究涉及的98%的缀锦蛤亚科贝类鉴定到种的水平,因此,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对缀锦蛤亚科贝类进行有效地分类鉴定。
  • 摘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以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延缓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并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还可以作为保鲜剂,防止过氧化酶引起的食品变质及腐败现象。SOD基因已经从许多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克隆。水生生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子方面的研究也已经得到不少成果。从斑马鱼(Danio rerio)、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和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中克隆出Cu/Zn-SOD基因。从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的肝胰腺中克隆出了Cu/Zn-SOD和Mn-SOD基因。从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的血细胞中克隆出胞外Cu/Zn-SOD基因。另外,也从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文蛤(Ruditapesdecussatus)、斑马贝(Dreissena polymorpha)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中分别克隆出了Cu/Zn-SOD和Mn—SOD。从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中克隆出的Cu/Zn-SOD能结合脂多糖(LPS)。然而淡水贝类的SOD还未见报道。本文采用RT-PCR结合RACE-PCR的方法对褶纹冠蚌SOD基因进行了克隆、结构分析及表达特征研究,可以为淡水贝类的病害免疫预防奠定理论基础。
  • 摘要:巨蛎属牡蛎(Crassostrea)在世界海域广泛分布,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重要的海产养殖双壳类。每到繁殖季节,雌、雄个体分别将卵子和精子排放到开放的海水环境中,同种精子和卵子之间的识别和粘附是受精的基础,也是形成新种和保持生殖隔离的重要环节。配子识别蛋白(Gamete recognitionproteins,GRPs)是精卵识别的分子基础。Bindin是精子顶体中的主要组成,首先在海胆中被发现。在顶体反应发生时,顶体膜破裂,bindin被释放到卵子表面,帮助精子稳定粘附在卵子上并通过一种非酶机制,在卵膜上形成通道,供精核进入。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已经获得了完整的熊本牡蛎(C.sikamea)的cDNA全长和DNA全长。其中cDNA全长1134 bp包括77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57个氨基酸。其中包括22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34个氨基酸的F-lectin结构域。DNA全长5353bp,包含一个F-lectin重复,由三个内含子和四个外显子组成。其内含子都是传统-GT/AG-型内含子,而且内含子A+T%含量都在66%以上,这符合牡蛎基因组的特征。
  • 摘要:儿茶酚胺类应激激素在软体动物体内已被发现,其主要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但是目前对软体动物体内儿茶酚胺类应激激素的代谢分子及免疫应答过程中代谢分子的变化了解甚少。14-3-3蛋白、多巴脱羧酶、多巴胺羟化酶和单胺酶A基因是重要的儿茶酚胺类应激激素的代谢分子,分别具有协调酪氨酸羟化酶将酪氨酸转变为L-多巴,转变L-多巴为多巴胺,转化多巴胺为去甲肾上腺素,以及把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去胺基化等功能。本文采用cDNA文库构建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栉孔扇贝儿茶酚胺代谢相关的14-3-3蛋白、多巴脱羧酶、多巴胺羟化酶和单胺酶A基因的cDNA全长。四种基因的分子特征如下:14-3-3蛋白基因cDNA全长1425 bp,其中5’UTR为9 bp,3’UTR为609 bp,开放阅读框为807 bp,编码286个氨基酸;多巴脱羧酶cDNA全长2348 bp,其中5’UTR为9 bp,3’UTR为659 bp,开放阅读框为1680 bp,编码560个氨基酸;多巴胺羟化酶cDNA全长2302 bp,其中5’UTR为32 bp,3’UTR为461 bp,开放阅读框为1809 bp,编码603个氨基酸;单胺酶A cDNA全长2007 bp,其中5’UTR为343bp,3’UTR为107 bp,开放阅读框为1557bp,编码519个氨基酸。这些蛋白分别含有14-3-3、Pyridoxal_deC、DoH与Cu2_monooxygen、和Amino_oxidase结构域。它们分别是14-3-3蛋白、多巴脱羧酶、多巴胺羟化酶和单胺酶A基因家族的成员,具有各蛋白家族保守的序列特征。
  • 摘要: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AVNV),是引起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夏季大规模死亡的直接病原。该病毒的形态学、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特征与感染牡蛎等双壳贝类的牡蛎疱疹病毒(Ostreid Herpesvirus 1,OsHV-1)相似。本研究以检测牡蛎疱疹病毒的引物,纯化AVNV的核酸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首先获得AVNV的部分核苷酸序列。然后根据已有的AVNV的序列和已公布的OsHV-1基因组序列设计PCR引物,运用PCR扩增和分子克隆等技术,建立了一系列末端相互重叠的克隆,覆盖整个AVNV的基因组。对这些克隆进行了测序和拼接,完成了AVNV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测定(GeneBank号:GQ153938)。
  • 摘要:取2个选育系之间经过群体交配制备得到的4组皱纹盘鲍苗种,分别置于不同水温条件下培育,评价它们在不同培育水温下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rn 材料:皱纹盘鲍的供试苗种繁育于2008年4月,亲本分别是“97选群”与“S选群”,通过群体间交配共产生4组子代,按常规方式培育到9月龄时开始本实验。其中“97选群”是从1997年开始选育的群体,特点是生长速度快,适应我国北方的培育环境;“S选群”则是1998年从北方移养到汕头并且此后一直在汕头进行群体繁育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有较好的高水温耐受性。从每个交配组合的鲍苗中选择壳长相近的个体备用。rn 方法:将每个组合的供试苗种均分8份,分别于4、8、12、16、20、22、24、28℃进行恒温、流水培育,每个温度设3个重复(每重复50个个体)。每日投喂新鲜海带、定期清底。实验进行了120天。rn 结果:rn (1) 4个供试组合的鲍苗在实验期间的存活率差异较大,其中“97×97”在各温度处理组均有较高的存活率,从4℃ ( 89.3%)开始随培育温度提高存活率总体有下降的趋势,28℃处理组的存活率最低,为73.3%。除高温处理组(24、28℃)外,其余处理组“SXS”组的存活率均显著低于相应温度下的“97×97”组。与“S×S”组相比,2个群体间交配的组合(“97×S”, “S×97”)在低温(4-12℃)下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S×S”组合(p﹤0.01),在高水温下(24、28 ℃)则差异不显著(p>0.05 )。rn (2)所有组合幼鲍的壳长增长率均随温度升高呈单峰曲线,不同组合的最高壳长增长率分别出现在20、22或24℃;从4℃至20℃范围内,壳长的增加率随培育温度升高而增大;从24℃到28℃则随培育温度升高而降低。rn (3)群体间交配的2个组合出现最高壳长增长率的培育温度较群体内交配的组合有后移的趋势。rn (4)本研究还同时比较了一个“Cs×J”群体间交配组合F1在各温度条件下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Cs×J”组合的母本是中国种鲍在山东荣成进行连续群体选育培育得到的(即Cs)、父本“J”则是2007年从日本引种到中国的成体。结果表明,在各培育温度下,“97×97”和“97×S”的存活率及生长速度均高于相应培育温度下的“Cs×J”组合。
  • 摘要: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对日本血吸虫病的孳生、传播和分布起着关键性作用。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孳生面积广、环境复杂,是当前血吸虫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3S等空间技术的发展为血吸虫病监测提供了便利条件。有效的地面资料结合3S技术,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钉螺孳生地的监测提供可靠依据,可以方便、快速的掌握钉螺孳生地分布,了解血吸虫病的传播情况。为探讨鄱阳湖区洲滩钉螺孳生与植被空间分布的关系,掌握3S技术在鄱阳湖区洲滩监测钉螺孳生地的应用价值。选择鄱阳湖区3块洲滩,用传统方法进行钉螺与植被调查,用卫星定位仪(GPS)记录调查点的经纬度,卫星遥感图片在图形软件PCI9.0支持下,对实验区的遥感数据进行了几何精校正和非监督分类处理,用ArcGIS软件对地面数据矢量化处理,叠加到聚类后的伪彩图像中。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分类,分辨、提取洲滩上可疑钉螺孳生的植被生长区域,对鄱阳湖血吸虫病重流行区钉螺孳生地和植被进行分类。
  • 摘要:作者在福建省各地采检肺吸虫、广州管圆线虫螺类宿主标本中,发现其感染率高低除与大环境(地理地貌、植被及野生动物等)因素有关外,常与螺的所孳生微型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本文择部分具有代表性地理地貌的卫氏肺吸虫、斯氏肺吸虫和广州管圆线虫宿主螺类,包括短沟蜷、拟螺螺、大瓶螺和褐云玛瑙螺孳生环境及其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卫氏肺吸虫孳生地选择寿宁县杨梅溪,溪宽2m~3m,溪流有一定坡度,流水相对较急,溪床由石壁或重叠的卵石块构成,孳生地为溪流型。卫氏肺吸虫另一类孳生地为坑沟型,为溪流型同一水系支流,溪宽1m~1.5 m,有许多因微小落差或转弯角的水流甚为缓慢,并有少量泥砂堆积缓流溪段。溪流型和坑沟型的放逸短沟蜷螺卫氏肺吸虫尾蚴的感染率分别为0.09%(1/1082)与0.34(5/1469)斯氏肺吸虫孳生地选择政和县西表村庄附近两条山沟。Ⅰ号沟:小型山沟,较长,沟宽0.5 m~1.0 m,沟内水量除雨季外一般水流不大,但常年流水不断,沟边石块与枯枝烂叶片上孳生拟钉螺。;Ⅱ号沟:山垅田水源头渗水(地下水)小型洼地,面积约6~7m2,周围灌木荫蔽,石壁终年潮湿,碎石块与枯枝叶片上查见大量拟钉螺。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