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与保障分析——以湖北省汉川市为例
【6h】

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与保障分析——以湖北省汉川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研究的背景

1.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文献综述及述评

1.2.1国外相关研究

1.2.2国内相关研究

1.3研究的方法

1.4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2.1失地农民

2.2.2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2.1.3土地征收

2.2研究的相关理论

2.2.1征地的补偿理论

2.2.2社会保障理论

第三章 土地征收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现状

3.2失地农民的现状

3.2.1总量现状

3.2.2地区分布

3.2.3生存现状

3.3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损失的现状

3.3.1财产权益的损失

3.3.2基本的生活保障权益的损失

3.3.3就业的权益的损失

3.3.4与土地相关的其他权利的损失

3.4汉川市实证分析

3.4.1汉川市概况

3.4.2汉川失地农民产生的背景

3.4.3汉川市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现状分析

第四章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受损原因剖析

4.1现行征收补偿制度不合理分析

4.1.1公共利益界定不清,征地范围过大

4.1.2征地程序不规范

4.1.3征地补偿的标准不合理

4.2失地农民权益的制度缺失性流失分析

4.2.1土地产权制度的缺失导致失地农民土地发展权的丧失

4.2.2社会保障制度缺失致使失地农民权益流失

第五章 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对策

5.1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5.2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

5.2.1对政府征地要有严格限制,把抽象的公共利益形象化

5.2.2提高补偿标准,按市场经济规律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

5.2.3规范征地的程序

5.3从政策上保障农民再就业,顺利完成由农村进入城市的角色转换

5.3.1在征地区域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搞开发就业与城市就业

5.3.2把劳动就业保障平台延伸到农村,打造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5.3.3提高失地农民的专业技能,授之以渔

5.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起步

5.4.1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构建

5.4.2失地农民医疗保险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城市化、工业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一个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更为了能早日实现炎黄子孙的“中国梦”,如今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建设正快速开展。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有大量用于城市建设的土地被征用,也就会随之产生数量庞大的失地农民。表面上农民失去的仅仅是土地,但由于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存在问题以及农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失地农民的失去的更是他们本该具有的合法权益。失地农民成为了城市化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损害不仅伤害了失地农民,同时也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所以,研究失地农民权益的保障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提出了国家征地虽然让农民失去了他们拥有的土地,但是不应该让失地农民失去他们基于土地的合法权益。这些合法权益来源于他们承包经营土地的经济功能和社会保障的功能,农民的土地能给农民带来财产收益、一份稳定的职业、保障他们的基本的生活以及相关的政治权利。所以,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不能靠随便给点补偿,然后简单安置一下的老办法,而应该从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入手,在明确了我国法律和制度深层次赋予农民哪些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探讨该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只有充分地保障了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国家征地才不造成失地农民问题。为探讨该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本文结合湖北汉川市征地的实践,从实践分析中发现问题,试图构建一个小区域的失地农民合法权益保障网,为构建全国失地农民合法权保障体系提供可参考的建议。笔者的思路是:从我国失地农民应有合法权益的分析切入,再结合湖北省汉川市的案例分析我国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受损害的现状和其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失地农民合法权益流失的深层次原因,最后在深刻剖析了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受损的原因后,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汉川市的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保障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