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硫酸新霉素控制草鱼细菌性肠炎用药方案及对异育银鲫免疫毒性的研究
【6h】

硫酸新霉素控制草鱼细菌性肠炎用药方案及对异育银鲫免疫毒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1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

2 水生动物免疫力对抗病力的影响研究

3 硫酸新霉素的研究进展

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硫酸新霉素对草鱼细菌性肠炎病的给药方案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结论

第二章 硫酸新霉素对异育银鲫免疫力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三章 硫酸新霉素对鲤疱疹病毒2型引起异育银鲫致死率影响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由于水产养殖行业发展时间短,渔药的使用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导致药物残留、细菌耐药、鱼体机体损伤等问题不断出现。为了合理指导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本研究采用硫酸新霉素为研究对象,对由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引起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细菌性肠炎病制定用药方案;以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为实验对象,研究硫酸新霉素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及对疱疹病毒2型的影响。
  1.硫酸新霉素对草鱼细菌性肠炎病的用药方案研究
  水温(25±2)℃时,给体质量150~200 g的草鱼分别口灌4种剂量(10、20、30、40 mg/kg体质量)的硫酸新霉素,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肠道和肌肉内的实时药物浓度,结合硫酸新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体外药效学和草鱼单次口灌不同剂量的硫酸新霉素的体内药代动力学以及硫酸新霉素在肠道内的代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硫酸新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μg/mL,4MIC药物浓度下抗菌后效应(PAE)为1 h;按不同剂量口灌草鱼后,草鱼肠道内0~24 h用药曲线面积(AUC24)/MIC分别为52.467、72.963、109.907、136.489;肠道内药物的最大浓度(Cmax)/MIC分别为10.93、15.24、23.20、28.98;口灌剂量为40 mg/kg体质量硫酸新霉素时,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为2 h,达峰质量浓度(Cmax)为3.833μg/mL。综合肠道AUC24/MIC和肠道Cmax/MIC两个指标,确定硫酸新霉素对由肠型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草鱼肠炎病的给药方案为:每日给药1次,每次40 mg/kg,连续给药3~5 d,休药期为8 d。
  2.硫酸新霉素对异育银鲫免疫毒性研究
  硫酸新霉素对异育银鲫的急性毒性试验,通过 Bliss法计算得到96hLD50为1029.307 mg/kg,安全浓度为102.9 mg/kg。在此基础上,设置10 mg/kg、20 mg/kg、40 mg/kg给药组,1个空白对照组;在给药后24 h、48 h、72 h、96 h对血液中非特异免疫指标和肝脏中抗氧化酶进行测定;通过浓度为1000μmol/L、500μmol/L、100μmol/L、0μmol/L的硫酸新霉素细胞培养液培养异育银鲫鳍条细胞,检测各组不同时间段细胞的存活率。综合硫酸新霉素对血液中非特异免疫指标、肝脏中抗氧化酶的影响和细胞毒性研究,判断硫酸新霉素对异育银鲫的免疫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硫酸新霉素极显著提高各给药组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和补体C3的含量(P<0.01);血清抗菌活性和溶菌酶含量均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其中40 mg/kg给药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96 h后显著升高(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趋势与过氧化物歧化酶相似,其中10 mg/kg、40 mg/kg给药组过氧化氢酶活性在96 h后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含量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96 h后各给药组丙二醛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蛋白羰基含量的变化趋势和丙二醛相似,其中10 mg/kg、20 mg/kg给药组蛋白羰基的含量在96 h后显著下降(P<0.05)。给药组鳍条细胞的存活率与对照组对比12 h后有所上升,但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以上结果表明,适量的硫酸新霉素对异育银鲫鳍条细胞无影响,并且可以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增强肝脏中抗氧化酶的活力。
  3.硫酸新霉素对疱疹病毒2型引起异育银鲫死亡率的影响研究
  水温24℃时,设置40、20、0 mg/kg给药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给药24 h后腹腔注射疱疹病毒2型粗提液0.1 mL,观察记录2周内异育银鲫的死亡量并测定40、0 mg/kg给药组血液中病毒的滴度,发现注射病毒粗提液后第3天,20 mg/kg用药组和未用药组开始发病死亡,第4天,40 mg/kg用药组开始发病死亡,第7~9天,各组死亡达到高峰,第9天,各组达到死亡率最高点;空白组、0 mg/kg、20 mg/kg、40mg/kg用药组死亡率分别为0,100%、80%,60%;与给药组相比,1~4 d,未用药组血液中病毒的滴度没有显著性差异,第5d、6d、7d病毒的滴度显著升高(P<0.05);第8 d病毒的滴度极显著升高(P<0.01)。综合上述结果分析,口灌适量的硫酸新霉素可以降低病毒在血液内复制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死亡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